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自我关系的认识。我们每个人在个体发展早期就形成了有关我们是谁的自我意识。认知人格心理学家称之为自我图式,在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及如何与周围世界互动方面自我图式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自我意识或自我图式在时间维度上是比较稳定的。这是我们在今年的“世界健康日”上讨论它的一个原由。
让我们来看看自我意识或自我图式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比如,为什么有的人能坚持锻炼,成功地使锻炼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有的人总是一次又一次地下决心,开始一个又一个新的锻炼计划,然后再一次次放弃。又比如,为什么有的人独立,而有的人却很难发展起这种品质。认知人格心理学家认为,关键在于个体是否将“锻炼”或“独立”纳入其自我图式中。
认知心理学家进一步将自我分为理想的自我、应该的自我和实际的自我。“实际的自我”包含所有关于自己是何种人的信息;“理想的自我”包括梦想、抱负和个体为自己设立的人生目标;“应该的自我”是个体认为应该成为的那种人,他完成不同方面(家长、社会)施加的任务和责任。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人们经常比较自己的行为方式(实际的自我)和想要的行为方式(理想的自我)及应该的行为(应该的自我)。如果比较呈现差异,某些消极情绪就会产生。实际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不一致时就会引起失望和抑郁。而实际的自我和应该的自我之间不一致将导致紧张、焦虑和内疚的情绪。
上述“自我不一致”理论对现在的中国父母应该是很有启发的。“世界健康日”再一次将我们的思考置于整个世界的背景之中——一个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一个以现代社会为“理想”的工业化社会。我们能够清晰地看见作为父母“应该的”和“理想的”图式,但这与我们的“实际”有很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