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今年,儿童节紧邻端午节,如何让孩子们在节日氛围中,感受传统的温度?如何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下一代手中得到传承?
节日,孩子了解传统的窗口
“豆沙馅粽子,不要包得太紧了。不然米粒会挤进豆沙里,这样粽子就不容易煮熟,吃了会肚子疼。”在西宁市七一路小学五年级的课外活动中,一位学生家长作为“特聘教师”,正在耐心地教孩子们包粽子。
“今年儿童节紧挨着端午节,我们也想趁过节的机会,让孩子们了解传统节日,喜欢上传统节日。”七一路小学大队辅导员金娜说。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知名民俗学家王娟认为,传统节日“是一本大书,灌输给我们很多思想、理念和价值观。我们能记事的时候,节日已经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记者在青海西宁走访了多所小学和幼儿园,发现今年的儿童节活动,或多或少增添了传统文化的元素,除包粽子外,还包括制作香袋、旱地龙舟等。
“我觉得这些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了传统,寓教于乐嘛。”受邀参加活动的“辣妈”李丽丹说。
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教授李子华认为,传统节日不仅具有沟通心灵的作用,更具有增进团结、提高凝聚力的意义。“因此在基础教育中,应当深入挖掘、整理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在少年儿童心中,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李子华说。
传统,在下一代手中流失?
近几年,一个“段子”在网上流传甚广:“幼儿园学小学的(课程),小学学初中的,初中学高中的,高中学大学的,大学学幼儿园的文明礼貌。”
采访中,不少一线教育工作者认为,尽管上述说法存在夸张,但近年来,传统文化特别是以“温良恭俭让”等为代表的传统伦理,在不少孩子身上似乎正在流失,并且已经开始影响到部分孩子的待人接物、言谈举止。
“说实在的,和我刚开始当老师的时候相比,现在孩子的文明素养不容乐观。表现之一就是在校外见了老师经常躲着走,面对面走过有时候也装作没看见。”西宁市南大街小学校长徐维宾说。
相关专家还表示,眼下不少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知晓程度越来越低。表现之一,是对西方节日常常“如数家珍”,而对中国传统节日却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道还有重阳节、中元节、七夕节等节日。
青海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学者耿占坤认为,以传统节日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表述世界、解释生活、彰显特性的重要载体。如果下一代不能了解、珍视传统文化,小而言之不利于个体成长,大而言之不利于国家文化自信的建构。
继承传统,从小抓起,从家做起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在发表于2012年底的一篇访谈中表示,教育的关注点之一,在于教会孩子“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规矩",在向孩子传授"树人""立人"最高标准的同时,落实做人的底线即最低标准。让孩子从小明白:应该做什么、追求什么,不应该或绝对不能做什么、追求什么。”
相关专家认为,对少年儿童来说,传统文化教育,重在日常习惯的养成,这一过程中,家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采访中徐维宾直言,传统文化、伦理在一些孩子身上的流失,家长难辞其咎。
“现在"独二代"越来越多,溺爱孩子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父母对孩子的很多行为不加辨别地袒护。比如自己的孩子和小伙伴发生争执,不是教育孩子如古人所说的去"自省",而是劈头盖脸地去找对方父母理论。家长尚且如此,又怎能指望孩子"吾三省吾身"呢。”徐维宾说。
最近几年,关于小学生甚至学龄前儿童“穿汉服”“拜孔子”“习古乐”“开笔礼”甚至“叩拜父母”的新闻,时常见诸媒体。对此不少老师、家长认为,继承传统,应当注重内容而非形式,注重内涵而非表象。
“与其把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搞成"形象工程",不如实实在在地教会孩子见了长辈要问好,吃饭时要等长辈先动筷,见到老人摔倒更要去扶。”家住西宁的“80后”父亲王建斌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