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三鹿奶粉引发的2008年中国乳业风波事件,使行业陷入一片信任危机的阴霾之中,受损巨大。在行业陷入严重信任危机的同时,伊利集团在众多同行尚在蛰伏修整的2009年第一季度领衔复苏,成为中国乳业第一锋线阵容中唯一一家销售额和利润同时全面超越去年同期水平的企业,潘刚功不可没。
潘刚在行业风波风暴过后,带领伊利已经开始寻找进行产业整合的机会。
乳业信任危机时代,新生乳业品牌的趁机入市,海外品牌的挤压,伊利如何应对?
潘刚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不断融合,国际的乳业巨头也都在聚焦中国,中国乳企早就处在了全球化的竞争当中。2008、09年,中国乳业市场‘风云变幻',国外乳业品牌筹谋打入中国市场,国内新生乳业品牌也动作频繁。此外,风投资本及其他行业名企纷纷进军乳业、部分现有乳企进行资源重组。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对中国乳企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潘刚认为资本、营销、规模效应并非左右市场局势的关键因素,品质才是决胜乳品终端的不二法门。潘刚和伊利将坚持在奶源、科研、标准等三方面全方位强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潘刚坚信:奶源处在中国乳品产业链的最前沿,只有从源头确保最优质安全的奶源供给,才能打好乳品高品质的基础。奶源是生产的第一车间。其次,科技是企业发展助推器。伊利一直重视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在行业首创三级研发体系。早在2006年6月,伊利集团就成为了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被批准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乳品企业。
那么,对伊利来说,当时一个前所未有的拉大行业领先地位的机会,潘刚和伊利制定了怎样的发展规划?
在2008年行业危机的特殊时期,潘刚带领伊利率先引领行业复苏。2009年第一季度即成为中国乳业第一集团军中唯一一家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同时全面超越去年同期水平的企业。2009年三季报显示伊利以192亿元的营业收入在行业中遥遥领先。
《21世纪》:面对众多海外品牌蚕食中国乳业市场,民族乳业品牌需具备怎样的基因方可发展壮大?
潘刚:中国乳业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国外乳企品牌的纷纷介入,中国乳业的竞争环境将更加激烈。事实上,国际乳业巨头在经营模式和全球资源配置上相对成熟,但本土乳业更了解国内消费者的营养需求及饮食习惯,在渠道终端上也更有优势。
《21世纪》:伊利是否有走出去战略?挑战和机遇在哪里?
潘刚:“打造世界品牌”一直是伊利集团的战略规划之一。目前,伊利旗下系列产品已经畅销全国600多个城市及东南亚和港澳地区。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乳制品需求增长最快的消费大国。之前已有业内人士指出,在过去的10年,全世界50%的乳品增长全在中国。从某种意义上讲,做好中国市场就是做好世界市场。
潘刚认为:国际化方面,伊利具备一定的机遇和优势。首先,我国政府为民族企业营造了非常好的国际环境;其次,伊利已经稳固确立在中国乳业中的龙头地位,在发展的过程中,伊利也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这也是伊利走向国际道路上雄厚的资源;再次,伊利是唯一一家同时符合奥运及世博标准、先后为奥运会及世博会提供乳制品的中国企业,是伊利在国际范围内塑造产品及品牌形象的重大契机。
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潘刚和伊利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这与外资品牌进军中国市场所处的状况很相似。主要的挑战体现在不熟悉国外乳品的消费习惯、渠道资源等方面,这种了解的过程需要一定深耕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