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对于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风光无限的进口奶粉厂商来说,无疑是个多事之秋。此前,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于8月3日对外宣布,旗下部分产品可能含有肉毒杆菌,受污染的乳制品产品可能被用于婴儿配方奶粉、成长奶粉和运动型饮料的生产,影响包括3个中国企业在内的8家客户。虽然在随后的8月底,新西兰方面声称是虚惊一场,检测失误,所测出病菌并非肉毒杆菌。但对其品牌造成的负面影响已不可挽回。
国内乳企也在国外厂商遭遇信任危机之后趁势反攻,9月28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在京主办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首批将获得国家扶持的6家乳企及其入选产品名单。
据中乳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品是行业协会组织专家通过实地调研遴选出来的,企业需具备奶源自控率高、生产工艺先进、管理制度规范、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立并通过诚信管理体系建设评价等条件。
上述高端奶粉品牌,普遍具有奶源地的环境优势。以完达山为例,公司董事长王景海表示,完达山已经斥资100多亿在北大荒建设了100多个优质牧场。
他认为,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中国乳业经历了一轮优胜劣汰。“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乳制品产业的现代化能力和水平;二是实施了新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三是政府的监督机制、监督职能发生重大变化。”
事实上,今年也是国内乳企的整合之年。今年6月18日,蒙牛乳业与雅士利联合宣布,蒙牛乳业向雅士利所有股东发出要约收购,并获得后者控股股东张氏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第二大股东凯雷亚洲基金全资子公司CA Dairy Holdings承诺出售的合计约75.3%的股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乳业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工业司副巡视员高伏曾公开表示,工信部将大力推动实施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的兼并重组工作,争取用两年时间培育形成1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将行业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
在竞争对手遭遇流年不利,国内政策又对行业整合大力扶持的大环境下,国内奶粉巨头能否挽回国民的信任打一场翻身仗,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