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海一男童骑单车与一辆大巴车相撞不幸身亡。28日凌晨,ofo共享单车官方微博发出声明表示:“已经在第一时间派出专业团队,前往上海调查及处理相关事宜”。尽管官方及时发出声明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也依然难逃舆论危机。

平台漏洞滋生羊毛党 扰乱共享单车市场秩序
小黄车自诞生以来就饱受着机械锁的争议声。那么,让舆论议论纷纷的是什么?
ofo共享单车与其它平台的电子开锁方式不同,它每次使用需要输入密码,而车锁和密码都是固定,原则上如果把车牌和密码记下来,就可以免费使用。固定的密码给了羊毛党很好的机会。
根据虎嗅网报道,用户只要从网络渠道扒来学生证,上传到ofo平台就可以享受骑行5折,每月5元封顶的优惠。因为机械锁一车一码,逐渐涌现出qq群、微信群共享ofo车的密码,有人开始做着3毛钱一单的生意,破坏着ofo本身的市场,同样也扰乱共享单车的市场秩序。不管是共享密码还是ofo被毁,ofo负责人曾表示:“因为相信用户,所以才放心大面积投放。”将机械锁带来的漏洞,似乎转嫁给整个社会群体的素质问题上去。

低成本运营+高速扩张=发展长远?
1月24日,ofo创始人戴威曾在公开场合自信地表示,“ofo的车辆造价也就几百块,每辆车每天只需要完成1.5单可以覆盖所有的车辆折旧与公司运营成本。”低成本运营听起来很美好,但是这低成本运营意味着放弃高科技技术给予的安全保障。不仅单车没有GPS联网,无法监测所在轨迹和位置,ofo平台也没有任何途径来验证用户用完车之后是否锁上。
尽管3月21日,科技界大佬苹果CEO中国行选择ofo北京总部作为第一站,表面上给外界的感觉是对ofo背书。但是后期库克在微博上公开表示“正能量、使命感、有趣、环保、高效”,并未提到任何关于技术层面上的信息。
共享单车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以科技作为驱动,停留在机械锁的共享单车就像是一个半成品。高效扩张是ofo一直引以为傲的成绩。就目前的状况,ofo越夸张随之暴露的问题也即将变多。而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不仅归结于某些用户低素质,也归结于ofo本身。
ofo被传与滴滴结合,但没装GPS成难点
就在3月27日,36氪发出报道称从ofo内部获得消息,ofo将会接入到滴滴出行的App上,届时用户可以直接在滴滴上面使用ofo的服务。双方合作早在去年就开始了,滴滴参与过ofo最近三轮的融资。
根据腾讯科技的报道,一位共享单车投资人透露,ofo经过多轮融资以后,滴滴已经成为ofo最大股东,占股超过30%。ofo创始人戴威也曾表示过,ofo是没有GPS模式的,和滴滴的逻辑不同,但是会和滴滴联合推出新的东西。对于舆论最关心的GPS问题,是否能与滴滴合作的过程中实现?ofo官方还没有给出任何新动作。
如今,儿童用车身亡事故引爆舆论质疑,ofo的故事该如何讲下去呢?共享单车,需要技术研发的投入、真刀真枪的打拼,不是请好几个科技界大佬、讲好几个故事就能成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