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肯定是造成中国男性精子质量下滑、国人生殖能力下降的因素之一。这并非什么新鲜事,在一些发达国家早些年均已出现。”12月5日,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尚琪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说,“但要找出具体污染因子,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近日,有外媒称,中国空气污染问题严重,或引发“精子危机”。
“环境污染会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不是耸人听闻的事,是确实存在的,是已经并正在发生的健康问题。”不过,尚琪表示,引起精子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此,不能夸大其词,更没有必要过度恐慌。
外媒报道援引的是美国医学期刊《生育与不孕》网站发表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在2001年,湖南年轻捐精者超过半数精液合格,但在2015年湖南年轻捐精者中,只有不到两成人精液“足够健康”。
报告还显示,湖南并非唯一合格捐精者不足省份。生殖健康为何下滑如此迅速,研究人员指目前还没有明确解释,但认为环境污染加剧,如水、空气和食品污染等,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在清华大学举行的“水中微量污染物国际研讨会”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余刚、美国苏珊·查理森教授等都指出,微量污染物与野生动物和人类生殖发育、免疫、神经系统和行为异常,以及某些肿瘤发生率上升有关。
微量污染物包括多种有机化合物,例如由人类活动排放入废水中的清洁剂、杀虫剂、增塑剂、遮光剂、汽油添加剂、阻燃剂、激素、药物(如避孕药)和化妆品等。这些化合物比通常的污染物小得多,常规污水处理技术不能有效去除,而被排入湖泊、河流等水环境,继而进入饮用水中。这些化合物又被称为内分泌干扰化合物(EDC),即便在水中含量甚微,也会危害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
大家在吃油炸食品时都会有张包装纸,油脂不能穿透包装纸,这是由于包装纸中含有全氟辛酸(PFOA)。“全氟辛酸这种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尚琪说,研究已经证实,全氟辛酸会杀死男性精子,导致不育。
欧美研究还显示,全氟辛酸在内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大多具有内分泌干扰性,使鱼类从雄性变成雌性,过程不可逆转;导致人的生殖能力降低,慢性生物累积性中毒,提高人患膀胱癌风险等。日渐突出的欧洲男性不育问题就与微量有机污染物相关。
经检测,很多人的血液中都含有全氟辛酸,连北极熊体内都含有高达3112纳克/克的全氟辛酸。
但是,尚琪同时指出,《生育与不孕》网站发表的研究报告并没有指出这些不合格捐精者的具体住址、工作情况等。“污染是有区域性的,没有具体数据,就无法分析精子质量下降的具体原因。如研究已证实,农业上大量使用的除草剂有显著的杀精、生殖干扰作用。”
“国外一些关于中国的医学报告,都是根据国内发表的文献归纳总结得出的。污染对健康影响非常复杂,并有滞后性。不是说你今天吸口雾霾或喝口水,明天精子活力就下降了。”尚琪认为,要分析精子质量下降真正的、具体的原因,并做定量的研究,还有很多细致的工作要做。
尚琪还建议,我国应在相关领域,严格执行各项化学品使用要求,严格监管使用过程和市场监测。同时,对一些已被证实具有较大健康危害的化学物、添加剂、生物激素要坚决退市、不再使用。“开展人群健康监测工作,密切跟踪、观察人群健康趋势,在我国人群监测数据基础上,制定、完善相应管理法规,并实时公开监测数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