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孩子们该如何度过这两个月?是让孩子“宅”在家里、还是带他出去旅游、又或者上暑期兴趣班?记者近日通过本报官方微博发起投票,结果显示,选择让孩子“宅”在家里的家长占53.8%,排在第一位;而选择让孩子去上暑期兴趣班的仅占15.4%,排倒数第二。
记者发现,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学不会”和“不想学”,而是在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兴趣、信心、动力、习惯、性格、家庭等等多方面的问题。但不少家长还是经常纠结于各种选择,一不留神就走进误区,得不偿失。对此,专家提醒,让孩子学什么和玩什么,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及行为习惯来制定,让孩子们快乐才是根本前提。
家长求助:
漫长假期该让孩子怎么过?
让我们先来看一段对话女儿说:“难得暑假没作业,什么补习班都不想上,好好玩。”我说:“怎么玩呀,总不至于每天玩电脑吧,再把本来就已经近视的眼睛再加深吧。出去玩吧,一来太热了,二来也不放心,纠结……”
这是网友“小怪兔”的求助帖:女儿准备升初中了,漫长的假期该怎么度过?孩子放假了,但家长还要上班啊,把孩子留在家里,怕孩子看电脑电视过度;放到外边怕出意外;让他上个兴趣班什么的,又怕给孩子压力太大两个月的暑假,不知愁煞了多少家长。
“我和孩子的爸爸都是上行政班的,上班地点离家还都远。孩子上学前还小,爷爷奶奶家哄哄她,她还能接收着。但那个时候,老人带着她太宠,孩子小小年纪就成了电视迷,起床就看电视。上小学后,暑假她不愿去老人那了,宁愿呆在家自己玩或者是和同学出去玩。三、四年级的时候,我们也送她去过一些兴趣班,结果没几天她就喊无聊,虽然在我们的“威逼加利诱”下好歹上完了课,但成果就……现在孩子主意还多,眼看开学就上初中了,她又给我提前打了"预防针"言下之意就是,"妈妈,不要干涉我的假期啊"。”
“小怪兔”告诉记者,女儿越大,这暑假她就越心烦。对于“小怪兔”的烦恼,网友们回复不外乎“适当放养,带到乡下玩”、“补习班”、“暑假就好好玩”之类,但“小怪兔”觉得都不理想要么是自己没时间,要么女儿不同意。
他山之石:
孩子做主家长参与
“孩子的假期还是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主。”对于自己女儿的暑假计划,屈女士给予坚决支持。
屈女士的女儿小敏15岁了,连续4年,她的暑假都是跟广西艺术学院的一位老师学钢琴。而提出要去上这个暑期兴趣班的人正是小敏。“很多朋友都问我,究竟是用什么办法,让孩子能够坚持下来。其实,这个过程还真是不简单。”
学过钢琴等乐器的人都知道,别看演奏起来很拉风,但学习的过程,特别是前期,是非常枯燥的。为了让女儿能够坚持学习,屈女士花费了不少心思。“郎朗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长达8分钟的独奏,对女儿来说绝对是震撼。从那以后,她会主动去找一些钢琴曲的视频看。我发现这点后,觉得是个好征兆。当然,我一开始没有强迫她去上兴趣班,而是买一些钢琴名家的碟,在电脑中下载一些钢琴曲,没有要求她一定要听,而是随她自由取用。”
此外,一有机会,屈女士都会带女儿去听钢琴演奏会,让孩子接受熏陶,“先从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着手,再到指法训练,长达一年多的准备后,女儿主动提出要学习钢琴了。这也是我的秘诀。”
屈女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暑期兴趣班并不是洪水猛兽,关键还是在于“孩子做主家长参与”。
专家建议:
快乐才是根本前提
对于孩子来说,好不容易才等到暑假,确实该放松,但也要张弛有度。
对此,南宁市埌西小学副校长覃勇建议,家长最好和孩子约定每天玩和学习的时间,除了完成作业外,学习内容可以丰富点,不要仅限于课本,比如可以阅读课外读物、写写日记等。家长还要对孩子玩电脑看电视进行限制,控制在每天两个小时左右。
广西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会秘书长、南宁市小辰松儿童成长促进中心主任朱澜的观点,快乐才是根本前提。她建议家长们把关注点放在孩子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开发培养上。“填鸭式的暑期培训班不适合大多数孩子,家长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自身情况等进行选择;而且应就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引导;同时上课不宜过多,快乐才是学习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引发孩子的潜能。”例如对于胆小、缺乏团队意识的孩子,应选择以培养动手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为主的兴趣班。
覃勇还建议家长让孩子参加一些诸如志愿者活动之类的社会实践;此外,如果有条件,家长也可以考虑和农村孩子对换家庭、或让孩子去乡下的亲戚朋友家转转等。另外,家长要尽量做到每天和孩子谈一次心,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