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负责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为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设定了新的上限标准,今后每公斤液态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不得超过0.15毫克。该标准要求远远严于目前国内标准每公斤1毫克(婴儿配方食品)及2.5毫克(其他食品)的限量规定。
要求远高于我国家标准
世卫组织专家表示,三聚氰胺含量上限制标准是指食品中三聚氰胺自然的、不可避免的含量,而非人为添加的含量。制定三聚氰胺含量上限标准,有助于各国区别食品中无法避免且对健康无碍的三聚氰胺含量与蓄意添加三聚氰胺的行为。
“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要求程度要远低于最新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公布的标准。” 北京东方艾格咨询公司乳业分析师陈连芳表示。
据了解,卫生部、农业部等五部门于2011年4月联合发布公告,制定我国三聚氰胺在食品中的限量值。具体规定为婴儿配方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1mg/kg,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mg/kg,高于上述限量的食品一律不得销售。
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机化学物质,此前乳业曾发生不法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蛋白质含量的事件。2008年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一度给我国的乳品行业带来沉重打击。
业内专家指出,我国现行国家标准是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两年前的规定而制定的。两年前,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曾设定每公斤用于制造奶粉的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最多不得超过1毫克,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含量不得超过每公斤2.5毫克。
新的世界标准或许会倒逼国内现行国家标准的“升级换代”。陈连芳指出,无论国家标准还是世界标准都是不断进步的,卫生部和国家质检总局也曾表示,标准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升级。“我国乳品行业发展水平及历史要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和欧美的国家标准也差了一截,此次国际新标准的出台也在督促国内乳品企业调整参考标准,尤其一些大的乳品企业要走国际化道路,必须结合国际标准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