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孩子把好入口关
幼儿园吃得差屡被曝光
2011年7月,南京王萍幼儿园被网友用图片曝光:“笋瓜炒肉”,只见几块竹笋加青椒;“八宝粥”则是中午的剩饭和剩菜煮在一起。
北京亦庄美格双语幼儿园每月孩子的伙食费要收500元。2011年11月,一位家长在幼儿园的卫生间里意外捡到账本,账本显示,幼儿园每月的伙食费有一半未用在孩子身上,竟然连老师们出游时喝的啤酒、二锅头等都是用孩子的伙食费买的。
江苏连云港市商业幼儿园是连云港“四大名园之一”,2011年12月被曝孩子每天的牛奶被换成稀如刷锅水的豆浆,肉食被扣掉一半,一根小黄瓜5个孩子分着吃。
孩子在重庆市一家私立幼儿园上学的一位妈妈告诉记者,她认为以次充好,克扣孩子伙食费是普遍现象,只是程度有所不同。比如她孩子就读的幼儿园,虽然也会把孩子每周的食谱张贴出来,但她几次无意间发现孩子实际上吃的和幼儿园说的对不上号。她连家委会成员是哪些人都不知道。但估计即便是家委会成员也不太敢跟园方较真,怕得罪园方,对自己的孩子不好。
3人监管60多家幼儿园,“我们管不过来”
纵观被曝光的案例,无一是因为小朋友们的举报——他们还太小,没有这个能力,也很少是监管部门的发现,要么是家长有意无意发现的,要么是幼儿园员工或出于公心,或与领导闹矛盾愤而网上发帖或向媒体爆料。
2011年12月,爆出连云港商业幼儿园园长侵占幼儿伙食费之事的就是该园职工。他们指控园长数年来用造假账的方式侵占孩子伙食费,孩子们从来没有喝过牛奶,但在孩子的吃饭账簿上,每天都写明牛奶费用是多少。从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幼儿园伙食结算表中出现乳制品费用计198653 元。
之后,有记者采访当地教育局,该局副局长却感到非常意外:“11月初,市教育局组织的《管理规范示范园》检查中,我们刚对它(幼儿园)进行过检查,当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不过随后该副局长也承认,检查之前都通知了幼儿园,所以了解到的情况未必真实。
2012年1月17日,克扣孩子伙食费的珠海香洲创艺荣泰中英文幼儿园园长在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法院受审,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罪名是职务侵占罪。业内人士称,因克扣孩子伙食费事件曝光,幼儿园园长被提起公诉国内史无前例。
而更多的园长在幼儿园侵占幼儿伙食费被曝光后,并没有受到严厉的惩罚。据重庆当地媒体报道,2010年3月,经长寿区洪湖镇称沱幼儿园会计举报,长寿区教委纪工委调查发现——幼儿园从娃娃牙缝截留伙食费进行瓜分的状况,已有5年。
事后,园长余某承认,所有教师瓜分娃娃伙食费是事实,“前几任园长都这样做”,所以她才效仿。另外据她说,分伙食费是幼儿园的潜规则。 而记者从媒体报道中得知:“余某已不担任园长,仅是普通教师。 ”
揭开黑幕的幼儿园会计同时兼任教师,从2009年年底,不堪良心折磨的她开始向幼儿园上级单位——洪湖镇教育管理中心进行反映。但举报后,她的 “生活变得一团糟”——同事用怪异眼神看她,园长说话也是含沙射影。2010年2月26日下午,她把复印的会计账散发给家长们。当天,洪湖镇教管中心下文解聘了她。
最近一起幼儿园食品风波发生后,中国青年报记者曾于2012年5月23日发函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希望他们回答:对幼儿园的饮食进行监管是否是参照社会上的餐饮服务业的监管规定?食品安全处总共有多少人员,监管的各类餐饮企业和学校食堂共有多少家?有些什么样的监管手段?因为幼儿的特殊性,缺少自我保护能力,有没有专门针对幼儿园饮食加强监管的规定和相关措施?有没有对违规者更严厉的处罚措施?鉴于监管部门人力物力有限的现实,有没有可能发动家委会加强对幼儿园饮食的监督?但直至发稿之日,没有得到任何答复。
幼儿园的食堂与普通的餐饮企业不同,除卫生部门外,还要接受教育部门的监管。家长说,一直负责协调的重庆某区教委幼教科科长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们区有60多家幼儿园,我们管不过来。”据记者了解,该科长管辖的区域内,有公办幼儿园25家,民办幼儿园40家,而他的科室只有3个人。
幼儿园抵制,家长无法参与管理
5月30日,记者在江北洋河花园幼儿园门外随机采访了几位接孩子的家长,他们都表示自己参加过家长值日。坐在门口的67岁的王奶奶笑咪咪地说:“我就是今天值日的呀。”
在这一天,王奶奶可以佩戴着“家长代表”的牌子在幼儿园里随意自由走动,可以看看老师的教学情况,看看孩子们在园内的活动,当然也可以看看孩子们吃得好不好。说起吃,王奶奶颇为满意地说:“我觉得幼儿园做的饭比自己在家做的还好。”
在洋河花园幼儿园的公告墙上,记者看到一个硕大的标题:《您——家长也能来管理》:我园推行“家长值日制度”,树立公开、透明的办园思想,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孩子们的伙食、老师的教学、孩子们的活动、幼儿园的卫生、消毒、管理;监督幼儿园工作,参与幼儿园管理、定期商讨幼儿园的营养膳食,重要事情与家长代表商量,重大活动与家长共同牵手,引领家长由外行变内行,由被动来园到主动关心。
重庆市某知名小学的招生办主任在该园看到有值班家长在园内走动,非常惊讶地说:“很多幼儿园都不敢让家长走进幼儿园,而你们却欢迎家长走进来!”该园园长告诉记者他们推行这个制度的初衷:“家长都想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其它幼儿园是通过安装摄像头的方式,而我们幼儿园觉得让家长走进校园,不光是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还对整个幼儿园的情况有更全面更深入更细致的了解,从而让他们参与幼儿园管理、监督幼儿园工作。”
更多的幼儿园对家长走进幼儿园持抵制的态度。重庆大渝网曾对幼儿园饮食进行了一次网友调查。关于“你家小朋友所读幼儿园用餐时,允许家长进去看吗?”的问题,58.60%的网友认为“幼儿园不允许家长看幼儿用餐”已经成为“潜规则”。55.34%的网友认为,幼儿园营养食谱应该是“营养成分不一定精确,但是每天必须吃肉,喝牛奶”。如何监督幼儿园的伙食?超过七成的网友表示,平时通过“回家后问孩子情况”来监督幼儿园伙食。但是孩子们的表述能力有限,这种监督无疑是苍白的。
重庆市教委一位分管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女士曾表示,幼儿园的特殊性在于它属于保教结合(保育和教育)单位,保育涉及饮食卫生和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属于各区县卫生部门职能。对于家长关心的幼儿园伙食问题如何透明,如何监管,她呼吁家长应主动参与管理,如家长成立维权委员会和伙食委员会。
但据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幼儿园的家委会形同虚设,有不少家委会成员就是由园方直接指定的,而被指定的家长中有很多根本不知道家委会的职责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