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上课拿了“催乳师”证书,服务了三个产妇都没效果。自信心遭受重创的王阿姨觉得蹊跷,一番打探后才发现,原来那家机构根本就没有办学资质。于是,王阿姨一纸诉状将培训机构告上了法院,要求退培训费。而南京秦淮法院审理后发现,培训机构发放的催乳师注册职业资格证书竟然是假证。
催乳师
百度百科这样给“催乳师”下定义:对专门催乳的人员的一种称呼,在中国公布的职业目录中,并没有催乳师这一职业。所谓催乳师就是通过催乳技术即中医推拿手法,为产妇解决产后无乳、乳少等症状的专业护理人员。
催乳尴尬
给三个产妇催奶 都没能顺利出奶
年逾五十的王阿姨原在一家月嫂服务公司从事月嫂工作,去年1月,她听同事介绍及电视广告宣传,得知南京某健康培训机构正在开办“催乳师”培训,可颁发国家认可的注册执业证书。王阿姨一看心里非常高兴,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王阿姨本来就觉得从事月嫂工作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正好趁此换个稍微轻松点的工种干干。于是,去年2月份,王阿姨就到这家培训机构报名参加了催乳师培训,并按照公司要求缴纳了近5000元的培训费、材料费。
经过近三个月的培训及相关考试。王阿姨于去年6月份在这家培训机构领取了“催乳师注册职业资格证书”。拿着这张证书,王阿姨认为自己是“专业技术人才”了,喜滋滋地回到了月嫂中心。而这张证书也的确对王阿姨的工作起了很大帮助作用,很快,客户看了介绍后,点名要王阿姨去服务。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王阿姨服务的三位产妇均未能顺利哺乳。出师不利,王阿姨觉得非常没面子,对自己的能力也产生了怀疑。后经同事提醒,王阿姨多方咨询了解,才发现这个培训机构根本就不具备举办培训班的资质。
随后,王阿姨将这家机构告上秦淮法院。王阿姨认为,这家培训机构应当向她双倍返还培训费,还应该补偿自己的误工费。当时他们保证学这个东西可以拿到国家发的证书,请求法院对“催乳师注册职业资格证书”真假进行调查。
法院判决
培训机构发假证 被判退5000元培训费
秦淮法院就“催乳师”证书的问题向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进行了调查,该中心明确表示,我国目前尚无“催乳师”这一职业名称,“催乳师注册职业资格证书”是假证。面对事实,这家培训机构又搬出了另一套理由,说催乳师这个行业和月嫂一样,是没有国家标准的。王阿姨的证是由南京某职业技能鉴定有限公司发的,他们只是对王阿姨进行咨询及技术指导,没有提供培训,所以不构成欺诈。王阿姨起诉的主体有问题,应该起诉那家职业技能鉴定有限公司才对。
对此,王阿姨的律师提出,这个所谓的催乳师资格证,是这家培训机构参股的海娜公司,花钱找了一个叫“全国考试认证中心”的机构发放的,而这个全国考试认证中心,也已经被查处了。“你们没有办班资格还给人发证,我们告你们没有告错。”对此,某培训机构再次为自己辩解说,虽然催乳师在劳动部门的职业分类中没有,但在社会中是存在的。他们对于王阿姨进行催乳方面“知识咨询”,并不违反国家规定。
秦淮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我国尚无催乳师这一职业,某培训机构开办催乳师职业培训班,颁发催乳师注册职业资格证书,王阿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加机构组织的催乳师职业培训班,应认定无效。这家培训机构应向王阿姨返还原告的培训费、材料费5000元。
(相关案件当事人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