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联合中文网络最大的母乳喂养支持论坛母乳喂养大本营,专门针对职业女性对企业哺乳室的需求进行了一次网络调查。收到的658份有效问卷来自全国31个省份。调查结果表明,“背奶妈妈”对哺乳室的需求根本得不到正常满足,职业女性哺乳权急需法律法规支持。
负责此次调查的母乳喂养大本营论坛负责人董明珠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对当下我国职业女性哺乳权的保障不无忧虑:“应该加大对哺乳权的立法保障,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这关系到国民健康,也是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必然要求。”
卫生间是五成背奶妈妈的选择
在今年母亲节期间,淘宝推出了宣传片《母爱37度,献给背奶妈妈》,尽管该片是作为背奶用品的商业片推出的,但视频链接被很多感同身受的背奶妈妈转发上万次。一位妈妈在转发时添加评论道:“流泪纪念自己假装镇定的从事秘密活动的日子!”背奶妈妈们的不易可见一斑。
董明珠向记者介绍说:“我们在母乳喂养大本营的论坛和微博里"接触"过很多背奶妈妈。由于现在我国对职业女性的哺乳权保护很匮乏,社会大环境和企业小环境都没有给背奶妈妈创造一个好的氛围。背奶妈妈只能随着背奶时间的延长,越来越娴熟地自我处理职业女性和妈妈两种角色的切换。”
董明珠说,“此次调查的结果与我们平时在论坛和微博进行答疑时的直观感受基本一致。在352名有过背奶经历或正在背奶的妈妈当中,绝大多数并不享有体面的挤奶空间,只有7%所在的企业有哺乳室。工作于没有哺乳室企业的背奶妈妈们中,53%有幸能利用办公室、储藏室、会议室等临时场所挤奶,剩余的47%全部是卫生间挤奶一族。”
企业设哺乳室有好的“性价比”
对于女职工的哺乳权,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有所涉及。今年4月28日开始实施的新《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十条规定,“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女职工的需要,建立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等设施,妥善解决女职工在生理卫生、哺乳方面的困难。”
但记者采访中发现,出于成本、房租等因素的考虑,很多企业对设置哺乳室有所顾虑,尤其是在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中,这项保障女职工哺乳权的措施根本无法落实。本次调查结果就显示,受访者所在企业中,93%都没有哺乳室的配置。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访的妈妈中有96%非常支持企业哺乳室的推广,以便能让哺乳期的妈妈有条件挤奶,但很多妈妈同时也表达了对雇主是否会因为妈妈继续母乳喂养而给予歧视性对待的担忧。
“哺乳室或者妈妈间给企业带来的好处短期未必看得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长期短期,于企业于员工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作为国内寥寥无几的设立了专门“妈妈间”的公司,金山软件公司行政部经理余克明对记者作出肯定表示。
据余克明介绍,从行政成本来讲,设立专门的哺乳室主要是冰箱、躺椅、饮水机等设施和每层一个房间的投入,并不涉及过高的维护成本,对非公有制企业来说,是比较有“性价比”的员工关怀投入。尽管金山软件公司没有专门数量化地研究过哺乳室对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工作效率有多大的贡献,但是至少公司和员工之间在这个安排上是相互满意的。如果建筑设计师们能有这个意识,在办公楼宇的设计上专门规划出妈妈间或哺乳室,那将是非常有帮助的事情。
多个国家立法保护女性哺乳权
据国际母乳会哺乳辅导、国际专业哺乳顾问周宗蓓女士介绍,1979年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相关文件就建议成员国应采取必要措施,“以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都针对本国女性哺乳权的保护出台具体法律,比如,美国联邦法律就赋予妇女在任何公共或私人的位置母乳喂养的权利,还有的国家也专门规定雇主必须提供清洁的非厕所的哺乳场所和措施。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保护和负担得起的病人护理法,该法就专门规定,除非雇员少于50名,否则雇主应为哺乳女雇员提供专门的场所。
董明珠说,“婴儿在至少1岁之前都需要以奶为主食。如果工作场所有比较得体甚至基本的挤奶条件,妈妈就可以用"吸奶器+母乳储存袋/杯+冰包"这样简单的设备把母乳挤出来带回家,作为宝宝第二天白天的口粮。而养育健康的婴儿,对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对妈妈们哺乳权的保护,尽早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具体明确企业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为哺乳妈妈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切实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