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潜心构筑“青蛙帝国”宏伟版图的青蛙王子来说,最近有些不妙。“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一幕突然降临,不仅猝不及防,而且来势汹汹。
虽然这家民企上市公司颇具规模,且目前还被“2012年龙宝宝集中降生”等婴童概念利好花团锦簇,但这一切却仍然无法战胜投资者心中对中资民企财务状况的担忧情绪。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青蛙王子在
青蛙王子缘何一路狂跌?也有业内人士披露,包括青蛙王子在内的内地在港上市公司股价的暴跌,其实与美国做空机构有直接的关系。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
而评判业绩显然不能简单地以年报数据作为标准。在注水猪肉横行的时代,年报业绩“注水”已成为不少企业惯用的手法之一。从2011年年报来看,青蛙王子着实华丽。年报显示,集团年度的收益约为人民币12.7亿元,较2010年的8.4亿元增加了51.5%,其中儿童个人护理产品收益增长71.3%至9.2亿元。此外,集团的毛利达到人民币5.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6.5%。毛利率亦持续增加至42.4%。
如此高利润、高增长、高毛利率,堪称亮丽的年报不免让人生疑。“市场份额没有变化,产品没有增加,价格没有涨价,年报怎么会增长的如此离谱?”一位对青蛙王子颇为熟悉的业内人士感概万千。在他眼里,公布这样的“佳绩”,只不过是青蛙王子在股价暴跌之后,试图自救而已。这并非妄言。虽然,青蛙王子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葛晓华在业绩记者会上表示,去年毛利率提升至42.4%,主要是由于春节公司加价5-10%,再加上给予零售商折扣减少,令毛利率有改善,公司新产品毛利率空间较高。如此语焉不详的表述,显然难以释疑。而且葛晓华本人也透露出,去年成本上升42%,其中原材料成本大增逾九成。在这样的情况下,青蛙王子竟然业绩飙涨,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高额增长,从何而来?
“投资中国民营企业,绝对不能只看表面的业绩。民营企业缺乏监管的机制,很多时候是高层一人说了算,”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经理人如是说。除签核帐目审计师的信誉外,甚至还需作实地通路调查,才能在可能经过粉饰的数字下判断出真实情况。在他看来,青蛙王子的业绩报告虽然看似不错,但由于上市时间较短,财务造假曝光往往发生于上市一年半之后,因此并不能幸免于投资者普遍的财务造假担忧。
诚信立企,德行天下。《论语》中言,子贡问孔子,一国要想安定需要哪几个条件。孔子答,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子贡问如果不得已必须去除掉一条,孔子答可去兵,再去一条可去食,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诚信面前,青蛙王子是否还能挺直腰杆?
正所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青蛙王子发布靓丽年报后于事无补,股价在经历了短暂的两日反弹后,仍然不顾一切地急转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