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被车撞烂屁股,都挺过来了,你也能”;“儿子,我们一起挺过去,爸爸就带你去玩”。这是一对患难父子相互鼓励的话语。
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汪洋村,34岁的父亲陈上国身患癌症,却坚持不化疗,口服“断肠草”,希望以毒攻毒,扼杀肿瘤。
7岁的儿子陈佳歧,因为3年前的一场车祸,尿道被压坏,只能从腹部挖一个洞,用一根塑料管导尿,每天挂着一个大导尿袋进课堂上课。
生活对他们太过残酷,但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坚强。如今这个家一贫如洗,祖父孙三人都是病号。救谁?留谁?大人一致决定:先救孩子。
屁股被撞烂
他说:“奶奶,我要站起来”
昨天一大早,导报记者在汪洋村见到陈佳歧,他稚嫩的脸庞充满朝气,偶尔咧嘴笑笑,阳光可爱。只有在翻开上衣,脱下裤子,被奶奶不小心碰到一根直插进小腹的导尿管时,小佳歧才会疼得眉头皱一皱。
这种疼痛,从2008年12月28日那天之后,伴随了小佳歧整整三年多。那一天,上幼儿园的小佳歧,从外面玩耍回来,只差一步就要迈进家门,一辆龙马车呼啸而来,躲避不及的小佳歧,被卷入车轮底下。
“几十吨重的车子,从孩子屁股上碾过去,”奶奶回忆,“佳歧从肚脐到骨盆部位的皮全部撕裂脱落,孩子当场昏死过去。”
家人找来一部车飞奔龙岩市医院。途中的颠簸让小佳歧醒了过来,“奶奶,我要站起来”。小佳歧睁开眼睛,没有流泪,只是挣扎,那时的他,也许已经感觉不到痛了。
奶奶想扶一下,一股血却从小佳歧的屁股伤口处涌出来。奶奶抽泣着,小佳歧看着奶奶,停止了挣扎。
当天的抢救手术还算顺利,骨头和神经都接得很成功。但是,小佳歧的尿道被压坏了,在龙岩、厦门和福州的大医院,前后进行7次手术,花了30多万元,都无法修复。
那年,才4周岁的陈佳歧,最后只能从腹部挖一个洞,用塑料管导尿,从此开始与“管”为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