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风湿免疫科病区九床,闫凤抱着出生一个多月的儿子,脸上露出了欣慰和幸福的微笑,回想起2个多月前,自己与中大医院多科医护人员“联合作战”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她的心中充满了感激与庆幸……
怀孕29周查出狼疮病
来自安徽的闫凤今年26岁,2011年5月1日和丈夫结婚后不久就怀孕了,一家人都非常高兴。怀孕23周的时候,闫凤开始发烧、咳嗽,一开始以为是感冒,吃了点板蓝根颗粒之类的药物之后症状有所缓解。又过了两周之后,闫凤的咳嗽症状进一步加重,多次求医没有好转。
碰巧闫凤父亲一个当医生的老战友到她家拜访,看到闫凤的情况后,怀疑她可能是患上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建议她赶紧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就诊。怀孕第29周时,闫凤来到中大医院就诊。中大医院妇产科于红主任医师等怀疑其患上了红斑狼疮。请来风湿免疫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确诊闫凤患上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转到风湿免疫科病房进行治疗。
保大人还是保孩子?
江苏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大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王美美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妊娠过程人体内的激素水平会有剧烈的波动,怀孕会进一步加剧红斑狼疮的发展。刚转来时,闫凤的身体非常的弱,剧烈咳嗽、还出现了严重的心衰、肺部感染、肾脏损害等多器官功能损伤。按照以往传统的做法,必须在心衰控制住后,6小时之内立即终止妊娠,否则胎儿、大人均有生命危险。然而,此时宝宝已经29周多了,面对了孕育了这么长时间的小生命,闫凤和家人又怎么舍得轻易放弃?
两个都要 拼一拼
大人、孩子都想保!在闫凤和家人的恳求下,中大医院妇产科、风湿免疫科等科的专家们决定冒险为闫凤创造终止妊娠的最佳时间点。
妇产科于红主任医师说,需要终止妊娠的最佳时机是怀孕37周,其次是36周,然后是34周、32周,能够多坚持一天对胎儿来说就多一份安全。然而,对于闫凤来说,每多耽搁一天,她的病情就会加重一些,为了宝宝,她一直咬牙坚持着。
风湿免疫科王美美主任医师带领着全科人员想方设法用最安全和有效的药物等治疗手段,到了32周零2天的时候,闫凤的身体已经无法再承担妊娠的重担了,“如果再不采取剖宫产手术治疗,母婴都可能出现危险。”妇产科和风湿免疫科专家会诊后,果断决定立即终止妊娠。
暖箱进手术室保驾
为了最大程度保证手术的安全,术前,妇产科、风湿免疫科、儿科、麻醉科、心内科等联合进行了会诊,做好了一系列的前期保障工作,新生儿监护中心的专家带着暖箱和监护设备直接进入手术室待命,重症医学科(ICU)也做好了抢救的准备工作。
2011年12月14日上午9点,闫凤的剖宫产手术正式开始,于红主任医师亲自主刀,经过一小时左右的紧张手术,手术顺利完成。闫凤产下一名男婴,体重1530克。一下手术台,婴儿就被等候在一旁的儿科新生儿监护中心的专家放入暖箱,立即转运到儿科进行全面监护,闫凤也被转入ICU进行监护。
35天监护 母子平安
因为早产,低体重,孩子出生之后的情况并不好,有呻吟、口吐白沫等症状,还被诊断出新生儿肺透膜病。儿科新生儿监护中心的蒋犁主任医师、唐月华副主任医师带领大家日夜对婴儿进行救治监护。在医护人员的及时和积极的抢救下,宝宝2012年的1月18日已经出院。
闫凤在ICU观察了三天之后,被转到风湿免疫科治疗。不久之后闫凤的心衰、肺部感染等情况都得到了有效控制。春节前,这对患难母子终于实现了回家过年的心愿。
昨天记者在病房看到闫凤时,她的气色很好。王美美教授说,目前闫凤的情况比较稳定,此次来院主要是复查,几天后就可出院回家。小宝宝体检情况良好,体重已经从出生时的3斤多长到了6斤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