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严冬,河北省石家庄市社会(儿童)福利院门前,一个小木屋显得十分温暖。小木屋有着红色的屋顶、白色的屋身,窗户上还贴着向日葵、气球、星星以及一些卡通图案。
一些婴儿的家人发现孩子有残疾、疾病,而家庭无力或无望治疗时,有些人会选择将婴儿遗弃。遗弃地点一般在医院、公园、胡同等地,这就造成多数被遗弃的小生命因为长久呆在户外不被人发现而得不到及时救助,导致疾病加重或死亡。
石家庄市社会(儿童)福利院院长韩金红表示,以前每年遗弃在石家庄福利院门口的弃婴达10个以上,而其中约一半的婴儿都会因为恶劣的环境、动物侵袭等伤害造成死亡。
据介绍,婴儿被放置在“岛”内后,放置弃婴的人只需按动警铃,值班人员听到铃声,几分钟后就可以到此查看,并将婴儿抱到业务科进行救治。此外,夜间值班人员还会每隔两小时对“安全岛”进行一次巡视,为弃婴生命的延长和救治又提供一层保障。
她说:“以往丢弃在院门口及附近的弃婴入院后,存活下来的不足一半。而弃婴进入‘安全岛’后,彻底杜绝了被蚊虫叮咬、小动物侵袭的危害,也杜绝了冻、热等外界不良环境对弃婴的侵害,成活率得到了提高。”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专家认为,弃婴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在全世界任何国家都有,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丢弃婴儿的现象屡禁不止,短期内也难以根本消除。专家称,“这既有社会保障水平较低、流动人口增加的原因,也有居民家庭自身原因”。
石家庄市社会(儿童)福利院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6月至11月,福利院共接收弃婴75名(含“婴儿安全岛”接收弃婴),2010年同期共接收弃婴83名,2009年同期共接收105名。这表明,弃婴数量没有因为“安全岛”的建立有所增加。
“在坚决反对弃婴现象的同时,也要保护弃婴的合法权益。”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主任张世峰表示,“婴儿安全岛”体现了以儿童权益为本的理念,是采取人性化做法、保护弃婴生命权益迈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