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岁末,又是各位“准妈妈”抢闸生育的时候。今年适逢龙年,而既是中国人的图腾象征,又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瑞兽,所以一众“准妈妈”竞相发力,争取“临门一脚”求得个来年诞生的如意吉祥的“金龙宝宝”。
中国人喜讲意头,而广东人尤甚。忆昔2000年之际,已有不少孕妇争相竞逐“千禧宝宝”,到了2007年和2008年又为了所谓的“金猪宝宝”、“奥运宝宝”争得“头崩额裂”,如今又纷纷扎堆生育,只为争当“龙仔”、“小龙女”的母亲,真的是可怜天下慈母心。然而,尽管“准妈妈们”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确实其情可悯,但笔者对这种只追“意头”但缺乏理性的行为却不敢苟同。先勿论抢闸生育对婴儿和母亲的身体健康的损害,单是非理性动机催促下的扎堆生育就已使本不充足的医疗资源更为紧张,某些孕妇可能因为床位供应不足而被迫栖身于走廊过道上,还为医疗服务的质量带来隐患。即使是顺利诞下“龙宝宝”,也要面对诸如月嫂难请且价格不菲、奶粉价格因需求骤增而上涨等后续问题。
从长远来看,更令人担忧的是,抢闸生育“龙宝宝”或许不仅不能给他们带来一生的好运,反而使其面对“一生排队”的命运。据相关调查显示,千禧“婴儿潮”,直接导致2006年的入学难。在广州,许多小学为应付生源的暴涨,不得不扩增班级或扩大班容。而在昆明,小学入学新生的增幅是往年的两倍多。由扎堆生育出来的孩子,自其诞生之初就面对着许多拥挤,而这种拥挤又会在其未来的入学、就业、结婚、养老上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在社会资源相对有限条件下,还可能让一系列社会问题接踵而来。
其实,子女成龙成凤,并不取决于他们是否在吉时良辰出生,而在于父母良好的家教和子女后天的不懈努力。岂不闻“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