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拐教育 须从幼儿抓起
日前,本报一篇《四龄童被拐八年自己报警获救回家》稿件引起社会关注,该文引人眼球的关键在于,4岁的小孩乾乾被拐后,居然能冷静地与拐子周旋,8年来一直未忘逃生,并记住了报警的重要信息,最后成功自救回家。从过往案例可看出,人贩子通常找幼儿下手,但是有多少幼儿能做到乾乾这样?很少,也因此很多家长越来越认识到,防拐教育非常必要,而且不仅自己要学习,须从幼儿抓起。
防拐教育 家长孩子一个不能少
近年来,北城幼的朱海彬老师不定期为家长、幼儿开展防拐教育。“在家长方面,首先我们要了解骗子的惯用手段,例如通过甜言蜜语诱拐,主动与家长交朋友,借机会抱走孩子,或者用玩具诱骗孩子,骗取孩子信任后拐带到陌生地方等。”朱老师解释说,只有知己知彼才能见招拆招。“所以家长应认真履行好监护人的责任,在公共场合及人多的地方保证孩子不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也不宜把年幼的孩子一人留在家中,不随便委托他人接送。如聘请保姆,应到正规机构聘请,同时保留其资料。”
此外,朱老师还指出,“大人拥有防拐意识还不够,应从小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讲解防拐骗的方法,例如独自在家要锁好门,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不拿陌生人给的食物和玩具。还要要求孩子牢记父母的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遇到危险不要慌,找机会去人多的地方报警或找人帮忙。”幼儿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呆在父母身边,所以培养独立的意识很重要,应从其自身入手,根本地防止被拐的现象发生。
家长呼吁学校多开展防拐教育
多位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提出,希望幼儿园、小学能多开展防拐专题教育。朱老师表示,北城幼也在不断加大防拐的相关教育与安保措施。“在开展防拐教育时,老师们利用儿歌、故事等简洁容易的方式教会孩子防拐的技巧,有针对地组织幼儿进行防拐演练活动。同时严格执行学校的接送制度,严把学校门禁,在遇到陌生人持卡接送孩子的情况下,确认实属父母委托再交接孩子。”
此外,也有家长表示,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因此社会方面也应加强防拐宣传和教育,例如开展讲座、发放防拐手册等,让这类事件防范于未然。而近年来,通过“宝宝回家”“随手拍解救失散儿童”等爱心人士自发组织的寻子活动正积极地开展,成功帮助亲子团聚的案例越来越多。社会上也正需要这些有爱心的志愿服务者,督促全民行动起来,严防拐带儿童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