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女士的宝宝刚8个月大。因为宝宝总爱哭闹,从5个月开始,陈女士就给宝宝使用了安抚奶嘴,这可是陈女士哄宝宝的法宝:“吃完奶把奶嘴往宝宝嘴里一放,宝宝就不哭闹了。”可是最近,宝宝喝进去的奶经常会吐出来,而且常常哭闹不止。陈女士仔细检查发现,孩子嘴巴上出现一片白色。起初她以为只是孩子吐奶留下的痕迹,可是用湿毛巾擦却擦不掉。昨天,宝宝体温升高,这下她开始着慌了,连忙抱着宝宝来到医院。医生说,宝宝得了鹅口疮,可能与孩子长期使用安抚奶嘴,感染了奶嘴上的细菌有关。
专家表示,鹅口疮是新生儿时期经常见到的疾病,俗称“白口糊”,中医叫“雪口症”。任何年龄的孩子都可能得鹅口疮,但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该病多是由于宝宝用的奶嘴或餐具不洁、母乳喂养时妈妈的乳头不洁,或宝宝过多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使之感染。
医生说,鹅口疮和孩子吐奶是有点像,都是嘴巴上白白一片,有很多像奶斑一样的东西粘在口腔壁上,但是吃奶留下的可以擦掉,鹅口疮的痕迹却是擦不掉的。鹅口疮不严重时宝宝无特殊不适,随着病情加重,新生儿可能表现出烦躁不安,进食减少,甚至会因为疼痛而拒绝吃奶。所以陈女士的孩子不喝奶,哭闹不止都是鹅口疮惹的祸。
病情严重的,鹅口疮还可能扩散到咽喉,引起吞咽困难;若扩散到气管,还有可能引起霉菌性肠炎和霉菌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