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医生张欢的一条朋友圈引发不少家长关注:
不能承受的爱!刚接诊了一个3岁多双下肢关节肿痛的孩子,查体双踝关节肿胀触痛,问了病史,才知道患儿从1岁多至今3年多每天喝2碗炖汤,曾因腿痛查尿酸值五百多……
同样为人母的她,看着孩子痛风发作心疼不已。她提醒广大家长:不要给孩子盲目进补,有时这些“沉甸甸的爱”会成了伤害!
要知道,小敏并不是低龄痛风的个案。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往被视为“老年慢性病”的痛风,近年来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也急剧上升……
案例回放 吃碗豆腐花后,脚痛走不了路
可爱的小敏(化名)是家里的掌上明珠,自打她出生以来,家里人都变着法子来疼爱她,细心照顾她的饮食起居。为了给她补充营养,小敏的爷爷奶奶更是不厌其烦地花时间、花心思炖不同的汤水。所以,小敏从1岁左右开始,每天都喝2碗老火汤。
近半年来,小敏曾出现过几次“脚痛”症状,但家里人都没往痛风方面想,加上她休息后便有所好转,所以误以为是外伤,没有过于重视。
直到11月16日晚,小敏吃了一碗豆腐花后,又出现了“脚痛”,两个踝关节又红又肿,一碰就痛、走不了路,哭闹不止,家长这才带她到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儿科就诊,结果发现是痛风所致!
医生说,其实小敏的爸爸也患有痛风,对小敏来说,家族遗传已是高危因素,而每天两碗的老火汤则是“催化剂”,使原本就容易尿酸偏高的她更快、更早出现痛风。当天吃的豆腐花也属于高嘌呤的植物蛋白,所以成了她痛风发作的导火索。目前,她正在完善相关检查,并接受住院治疗。
现象聚焦4大因素导致儿童和青年痛风高发
“痛风如今已是常见病、多发病,我们在门诊几乎每天都有接诊到,年龄从5岁到90岁不等。”张雪珍医生介绍说。近年来,因为人们生活水平提升,饮食结构改变,所以高尿酸血症患者也随之激增,其中不乏儿童。
张雪珍说,营养过剩、爱喝饮料、肥胖、有家族史等四个因素是导致儿童、青年痛风的最常见因素。比如营养价值高的深海鱼、海产品、牛肉、羊肉等食物都是高嘌呤食物,还有酒精、海产品、动物内脏、红肉(如牛肉、羊肉)及老火汤等。还有很多孩子喜欢喝的碳酸饮料或功能性饮料,大量摄入后也会使尿酸生成增多。
医生提醒儿童应均衡饮食 适量运动
有过痛风经历的人都知道,痛风发作时的“切肤之痛”会让人苦不堪言,更何况发生在耐受力较差的孩子身上,简直是“会呼吸的痛”。
更让人揪心的是,儿童痛风会诱发很多的疾病,比如肾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疾病等,尤其是关节红肿疼痛会影响儿童骨骼的健康发育,还可能会导致肢体瘫痪。
家长该如何预防?张雪珍建议,首先要注意均衡饮食,避免进食过多高嘌呤食品和果糖饮料、甜食等。如果想给孩子补充营养,可以偏向优质蛋白的摄入,如豆类、奶制品、鸡蛋、淡水鱼、白肉(猪肉、鸡肉等)。
当然,烹煮时要注意少油、少糖,以蒸、炒为主,少煎炸,少调料。水果可以选择含糖量没那么高的樱桃、猕猴桃、西瓜、杨桃、枇杷、番石榴等。
同时,要注意多运动、多喝水,促进尿酸的排泄。建议每天保证2000ml左右的饮水量,每天保证30分钟以上的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