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对于幼儿园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小学在招生入学中面向幼儿园组织测试等行为的,将视具体情节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
“小学化”倾向的表现是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早期教育。
0至6岁的孩子正处于情绪情感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重点,应该是把握好语言、智能、体能、感官等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和规律,单纯的学习和机械记忆,并不利于发展孩子的健康全面的发展。
而且,有不少老师反映,孩子提前学习一年级课程后,有的也会出现上课不专心、走神的现象,最后对知识一知半解。
除此之外,“三年级现象”近年来不断引起关注。在幼儿园阶段学了一些知识、进小学时测试分数很高的孩子,到三年级成绩开始下滑;而另外一部分在幼儿园游戏玩得很充分、各方面个性能力发展很充分的孩子,到了三年级,成绩开始超过一年级时表现更亮眼的孩子。
孩子在充分地游戏中,往往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明确提出,“要综合治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幼儿园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游戏模式,不是教学模式”。
游戏模式,是一种理解孩子的特性,并尊重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的教育方式。
英国BBC的传奇动画片《天线宝宝》,其创作者安妮·伍德女士,在制作《天线宝宝》前,曾与十几名幼教专家约访了众多家长和幼教从业者收集信息,并反复与0~6岁的孩子接触、录影,以找出他们最会被吸引的讯息、影像和话语。
最终他们得出结论:最容易吸引孩子注意的莫过于由他们的经验和视野能领略的事物和环境,而孩子们串连这一切讯息的途径,就是玩乐。
在英国,“全面教育”“游戏教学”已经被广泛实施和采用。
与《天线宝宝》同根同源的英国天线宝宝早教,其培养方向涵盖沟通与语言、体能活动、自我认知、社会认知、情感发展、数学、文字读写,目的是挖掘孩子的潜能、释放孩子的潜力,为其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而不是给孩子灌输知识。
秉承 “Smile”早教哲学和“HCCS”早教理念,英国天线宝宝早教将“游戏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让孩子在游戏玩乐中开发想象力、创造力,在开放、欢乐的环境中孕育出幽默、开朗的性格。
在中国,幼儿园“去小学化”,是一项任重道远的教育改革,想要彻底落地执行,还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全面配合:加快各级招生体制改革,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逐渐减轻幼升小压力;强化专项治理,促进幼儿园以及早教机构的保育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同时,还需普及幼儿教育相关知识,让广大父母认识到抢跑教育对孩子的危害。
从长远来看,《通知》的下达对于维护儿童身心健康、纠正家长功利思维、规范幼小阶段教育秩序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教育观念的进步和方法的改进,其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注:英国天线宝宝早教是由英国BBC出品、与《天线宝宝》一脉相承的纯正英式早教,当前在中国区,由青岛喜乐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全权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