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北京和美妇儿医院《研究生日记》征文作品。
导读:有人说,每一个宝宝都是天上的一个小天使。小生命在天上时,是自己选择喜爱的妈妈,才投胎成为她的儿女的,所以,孕育孩子是一种缘分,可遇不可求。今天,作为在北京和美妇儿医院生过两个孩子的宝妈,我就来为大家亲身讲述下自己的二胎孕产史与血糖抗争史。
亲述——我的二胎孕产史
我的两个宝宝都是在北京和美生的,很庆幸选择和美,让两次孕期都能顺利分娩。其实怀孕的日子就那么九个多月,怀孕时盼望着早点卸货,卸货后却无比怀念怀孕时皇后般的悠哉日子;怀孕时每一次产检都如履薄冰,卸货后回想当初那点问题又会拍胸脯跟姐妹们说这都不叫事。
怀老二时就发现二胎妈妈分享的孕期文章特别少,估计都忙着带娃了。所以,特别想分享点二胎孕期的心得,给不管是第一次生还是第二次生的妈妈们一些心得体会,尤其是给孕期检查碰上些小问题不如意的妈妈打打气。
孕期就是一场修行,一场考验。准妈妈必须通过身体的负荷,心理素质的提高,综合知识的学习和产检等考验,方可通过这门考试。
说到产检,每一个宝宝都是小精灵,所以做妈妈的尽可能给宝宝提供一个舒适的子宫环境。我也见过有些妈妈心特别大,不产检,或者不按时产检,只能说不建议。不要拿宝宝的健康开玩笑,没问题则已,有问题则后悔一辈子。
产检时数据不达标很正常,只要不是宝宝的问题,其实都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去改善。像我,孕期经历过前期孕吐,中期胎盘低,后期血糖高。还有什么贫血,尿+号呀,羊水少呀,偶尔一次半次的,只要谨遵医嘱,一般在复查时都会过关了。
分享——我和血糖的抗争史
重点说说我和血糖的抗争史。经常见群里有妈妈问血糖咋控制,有的妈妈特紧张,有的妈妈却不以为然,今天来给准妈妈们分享一下我的血糖史:我怀孕两次血糖都高。老大糖耐只有餐后两小时高。到了老二,有了前车之鉴,总想能不能侥幸逃脱,结果血糖三个指标都超了,简直要哭晕在厕所。
因此,我查了下资料,发现耐糖量和体质有很大关系,原因是胎盘会分泌阻碍胰岛素的物质,扰乱正常血糖水平。在北京和美的姐妹们都知道,糖耐量是看时间点的,餐前、餐后一小时、餐后两小时的值。还有一个叫糖化血红蛋白,是看时段,看前3个月血液平均的糖化水平。有的准妈妈餐后高了,一查糖化没事,就觉得没事了,其实这两个值反应的是不同的参考物,要综合对比来看的。
总结一下:6个月的糖耐如果没过,其实就说明孕妈的耐糖能力已经减弱,因为检查过的妈妈都知道,喝两大杯糖水,我们平时吃饭是不会摄入这么多糖份的,所以感觉应该没事。但一旦糖耐高就得注意,因为孕后期糖耐能力会越来越差,一直到36周之后胎盘老化会慢慢稳定。
那么,血糖该如何控制呢?
其实血糖高,大部分妈妈都可以通过饮食调节来控制。这也是我生了俩娃才摸索出来的,而且生完以后这种孕期饮食也需要继续鼓励,因为现在血糖高的人越来越多,好的饮食结构会受益终生的。
北京和美的营养科我挂过两次,还挺受益的。怕血糖高不吃是肯定不行的,一味的饿,血糖是控制了,孩子营养跟不上又出新问题,而且低血糖在某种程度上比高血糖还可怕。那么,该怎么吃呢?
第一,饮食搭配。主食要吃但需控制,肉奶蛋鱼要跟上,多吃青菜,少食多餐。事实上,所有食物都有能量表,如一个馒头和一斤青菜是等量的,一个土豆和两根黄瓜是一样的,如此类推就会发现主食一定要吃,食量要搭配好。
第二,顺序很重要。同样米饭加大白菜,如果先吃白菜再吃米饭,血糖控制效果就会好很多。青菜摄入能控制血糖快速上升。凉拌青菜比煮熟的青菜好很多。所以孕后期我吃馄饨,都先来一盘拌白菜或者炒青菜,血糖控制妥妥的。
第三,适量运动。运动能帮助分解糖分,快速降低血糖。管住嘴了,就得迈开腿。每顿吃完,最好运动半个小时左右,运动要适量,也不是慢悠悠溜达,稍微有点速度浑身微微出点汗的状态是最好的。当然也得看身体状态,大夫不建议运动就不勉强。
最后,就是心态平和。找出自己的血糖规律。开始,我吃什么都记下来,拿血糖仪自己测。哪顿高哪顿合适,什么食物适合自己,什么血糖升的很快,测过几次之后
安全饮食就在心里有数了。开始也经常因为高一顿而烦恼,后来控制越来越好了,一次两次的高心态也越来越平和,控制血糖已经轻车熟路了。
以上就是我的孕期血糖控制经验,最后补充两点:1、血糖高一般不建议胎儿过40周,怕有其他综合并发症;2、产后42天复查最好再查一次糖耐。我的孕期血糖经验就分享到这,非常感谢北京和美的产科高凌大夫、营养科大夫一直以来对我的鼓励与照顾,最后,祝孕妈们都能顺利度过血糖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