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某些致敏物质的反应尤其强烈,婴幼儿早期一旦罹患过敏性疾病,便很难治愈。
XX,男孩,6个月大,腹泻1月余,每天5-6次,为稀便,有泡沫,大便带血。家长先是去医院就医,大便化验潜血阳性,血常规显示嗜酸细胞增9%,医生诊断为过敏性肠炎,但起初家长因为要做皮肤点刺试验检测,不愿意做过敏原测试,只是开具一些治疗肠胃的药物。一个星期后,男孩又出现了同样的症状,且比之前更为严重,这会家长不得不重视而来做过敏原检测,才明白原来男孩对普通蛋白奶粉过敏,给予深度水解奶粉治疗,七天腹泻治愈,持续深度水解奶粉治疗一个月,复查嗜酸细胞增百分比正常。
在中国,新出生婴幼儿过敏率高达40%,0-24月龄婴幼儿各类型过敏性疾病的现患率12.3%,过敏威胁最大的是婴幼儿群体。什么孩子更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一、人体与生俱来的Th2(辅助性T细胞)倾向 — Th1细胞产生得到干扰素对胎盘绒毛膜有毒性作用,为维系胎儿的生存,避免母胎之间的排斥,胎儿期Th1应答低下,Th2的应答相对增强,并生后维持Th2倾向。
二、家族遗传过敏基因—父母都过敏,宝宝遗传几率75%;父母一方过敏,宝宝遗传几率50%;父母没有过敏体质,但父母的兄弟姐妹中有过敏体质,遗传几率5%。
三、剖宫产和普通蛋白配方奶粉人工喂养会增加婴幼儿患过敏的风险。在调查的剖宫产婴儿中,44.3%的被查婴幼儿发生了过敏;出生3天内添加过普通完整蛋白配方奶粉的婴幼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关联强度相当于未添加的1.4 倍。”
四、空气污染和食物安全问题,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仍将持续升高。
元美过敏实验室工作人员提示,食物过敏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症状,食物过敏目前无法进行脱敏治疗。因此,“早检测,早预防”,查出过敏原,避开致敏食物,是避免宝宝过敏的最好方式。免疫印迹法是用于对人血清中存在特异性原IgE抗体进行定量化分析,检测特异性好,敏感度高,且灵敏、快速,结果高度准确、可靠,对于儿童过敏初筛诊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