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分析:“全面二孩”后确认亲子关系案同比陡增5倍
记者从深圳市宝安法院了解到,今年以来,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正式放开,涉及确认亲子关系纠纷案件随之增多,2016年1~9月,宝安法院共受理此类案件17件,比去年同期增长约5倍。而深圳罗湖法院2016年受理的确认亲子纠纷案达到24件。
办案法官告诉记者,这些案件一般是“依附性”案由,因为涉亲子关系确认案件的裁判标准和立案案由等事宜均未统一,往往“镶嵌”在“抚养权纠纷”或“婚姻家庭纠纷”案件里。其中大多是因为出生证信息“虚假登记”的问题。比如确认亲子关系案件的被告大部分是原告亲生父母,因躲避“计划生育”等需要,父母一般有数个孩子,在生育原告时由于计生政策原因出生证上的父母信息需要“虚构”或者“挂名”在其他亲朋好友下。另外,这些案件大多集中在上半年立案, 除“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导致的当事人集中立案外,还有入学、入户、户口迁移等因素的影响。
不过,办案法官还告诉记者,由于证据标准不一,导致同类案件快速审理难。在诉讼中,此类案件的生效裁判文书往往只是其他行政行为的前置要件,证明标准与其他案件不同,此类案件的证据标准不明确,法院无法快速识别和审理,甚至可能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
法官表示,希望医疗机构能规范信息核验行为。医疗机构在对孕妇产妇产检、分娩、出具出生医学证明等环节上应进一步认真、谨慎核查相关信息,完善病人系统信息登记,减少“挂名”、“虚构”亲子关系等现象发生。法官建议,卫生和计生监管等相关部门应就此类问题组织考察,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信息核验行为制定具体标准,敦促医疗机构信息核验规范化、制度化。
证明标准:诉讼证据还应包含DNA鉴定报告
为了让有需要的当事人缩短诉讼时间,加快办事效率,宝安法院提出了2点便民建议。
首先,是要设立明确、独立的案由。单纯确认亲子关系的案件往往是变更医学出生证明、入学、入户等行政事宜的前置工作,设立独立的、明确的案由,方便法院迅速识别此类案件,并导入特定快速审理通道,较短的审理期限更符合当事人实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