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手的产品首先要符合一个原则,那就是愿意拿给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人使用。”这是克萍常对员工说的一句话。作为一名母亲,同时也是贝贝熊孕婴童连锁商业有限公司QC主管,克萍从店长做到营运督导,再投身品控工作,在她看来,自己做的是一份良心事业,要么做到最好,要么干脆不做,两者之间容不得一点“灰色地带”。
用良心做事
很多人将品控部门称为企业的“准绳”,而克萍更愿意将自己所处的QC比作公司第一道“关卡”。据克萍介绍,QC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公司所引进的产品进行资质审核。比如一款奶粉准备在贝贝熊平台上销售,那么首先要由QC进行合同资质审核、供应商资质审核,然后对新品进行审核,包括食品、用品外包装质量检测等,只有通过层层关卡才能进入贝贝熊。
“供应商证件齐全、合规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克萍表示:“如果是婴幼儿食品,我们还会让供应商在贝贝熊VSS上传相应的质检批次和质检报告,并且与我们的订单进行绑定,达不到这项要求绝不会引进!”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克萍带领下的QC还要随时关注国家政策信息,为品类采购提出指导性意见。如果新的政策生涩难以理解,克萍会先打电话给政策颁布相关部门咨询,确保正确地解读和传达。令克萍记忆犹新的是今年6月1日发生的事,当时国家正式发布了堪称史上最严的儿童纺织产品标准,该标准对婴幼儿及儿童服装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作了详细的技术性规定,涉及织物面料、里料重金属残留量、邻苯二甲酸酯、燃烧性能等一系列安全性要求,对纤维类、羽绒、羽毛等填充物的技术要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克萍所在的QC早在年初就获知了这一消息,并第一时间与贝贝熊全国品类采购建立联系,及时做出业务调整,确保了消费者与公司的双重利益。
让产品说话
当然,驱策克萍坚守QC岗位的除了责任心、使命感,还有一份母婴从业人员的理性思考,尤其是店长、营运督导等早期经历,更让克萍有了对母婴零售市场的深刻理解。
“现在80、90后一代已经逐渐成为母婴市场消费的主力军,他们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专业,更具有判断力”,克萍表示:“比如过去消费者买东西可能会觉得贵的好,或者大商场的好,后来觉得进口的好,而现在的消费者非常理性,他们会通过朋友圈子、互联网等途径,对产品和购买渠道进行甄别,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或者最具性价比的产品,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品质过硬的产品摆在他们面前。”
为了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口碑,克萍和她所在的QC专门建立了三重审核机制:
1、资质证件审核。贝贝熊拥有近500个合作供应商,在开展合作之前,品控部门都会对其资质证件进行审核,资质不合格的供应商坚决pass;
2、产品标识/标签审核。不管是自有品牌,还是代理品牌,贝贝熊对食品、用品、护理产品等都会逐一进行外包装审核及服装吊牌抽检,外包装不合格的产品绝不引进售卖;
3、产品质检报告审核。尤其是食品类,供应商在每次送货前都要将产品的批次质检报告上传到专业监测系统,其他新品在进入门店前也须要提前审核质检报告。正是凭借层层审核以及像克萍这样一群兢兢业业的“把关人”,贝贝熊逐渐成为消费者心目中“放心购”的母婴零售领导品牌,在2016中国孕婴童产业奖评选活动中,贝贝熊孕婴童连锁商业有限公司还成功入围“母婴零售商大奖”,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长期专注于品控工作,克姐收获了企业的荣誉、供应商的尊敬以及同事的信赖,但也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以及个人的爱好。如今女儿已经成家有了孩子,克姐已然是一名年轻的外婆,偶尔会和家人一起看电影,她记得周星驰的《美人鱼》,邓超的一句话触动很深:”钱我要啊,但你得有底线吧?你不能昧着良心啊”。做好品质把关就是捍卫消费者的利益,是企业走向受人尊敬与信赖的第一步,克萍愿意继续为品控事业笃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