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WHO统计,目前,在医院的每4次医学影像检查中就有1次是超声检查。事实上,超声影像技术几乎达到临床各科无所不用的程度。在妇产领域,超声医学已成为围产期有效监测,防范孕产风险的最有效工具。不仅能够对胎儿的宫内情况、生长发育、胎盘情况做出科学的评估,同时还对诸如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造影、盆底康复等妇科疾病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然而面临“二胎政策”后的分娩高峰,中国的超声医学专业医疗人员的培养,以及人才梯队建设,并未能完全承担起中国生育高峰所带来的压力,也未能完全紧跟上超声医学迅猛发展的趋势,以及超声诊断设备的不断迭代升级后的灵活应用。
在此背景下,于5月14日,在北京华府妇儿医院举行的 “2016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华府妇产超声学术研讨会•首届中国超声医学新技术妇产领域应用暨产前筛查与诊断培训班”应运而生。该会议由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朝阳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朝阳区公共卫生学会妇幼保健分会主办,北京妇产专家工作站和北京华府妇儿医院共同承办。
北京妇产专家工作站助力“妇产+超声诊断联合培训模式”
北京妇产专家工作站自2014年启动至今,多次邀请北京一线专家教授针对妇产学科领域的规范及新技术进行全面推广与普及,针对今年“二孩”政策放开下引发的生育高峰,北京朝阳医院张震宇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冷金花教授、马良坤教授联合呼吁规范妇产界产前诊断及术前超声诊断,规范产前诊断的核心是让所有在档孕妇均有机会进行产前筛查,医生对产前筛查的结果做出正确的解释,根据医疗原则处理需要进行进一步产前诊断,同时为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北京妇产专家工作站向妇产科超声诊断提出了更加严格、规范的诊断标准。
本次大会受北京妇产专家工作站之邀,有来自妇产界及超声领域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旨在针对性地探讨我国“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后,超声医学支持下的妇产医学将如何高效地应对生育小高峰以及如何严格规范超声操作,此次会议首次构建了“以妇产科为核心的超声诊断联合培训模式”,会上,以北京华府妇儿医院超声科吴雅峰主任为代表的妇产超声领域顶级专家在研讨会现场,授课的同时还帮助基层卫生人才实地讲解规范操作。
华府成为“非公立医院医教研”的前行者
经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认真评估与实地考察,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最终决定将“超声培训基地”设定在华府,“基地”落成以后,双方将会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机制,发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拥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应用型医学人才。这意味着北京华府妇儿医院将与国内其他著名三甲妇产医院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承担起妇产超声领域的临床诊治、学术研究的重任,成为首家“非公立医院医教研”的技术型妇产专科医院。
自北京妇产专家工作站落户华府至今,北京华府妇儿医院联合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医三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妇产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的妇产学科带头人,成立了“六大诊疗中心”,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私立医院技术发展不足的限制,用医疗技术和医生治疗水平“说话”,走技术型妇产医院的道路,这也必将成为今后非公医院发展的最终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