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4日,国内最早组建的科教研学会之一,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正式将“超声教学示范教育基地”设立在北京华府妇儿医院,北京华府妇儿院长罗晓航作为院方代表接受了授牌。这标志着中国超声界顶级组织对非公医院的巨大信任与肯定。此次授牌也正式拉开了“2016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华府妇产超声学术研讨会首届中国超声医学新技术妇产领域应用暨产前筛查与诊断培训班”序幕。
本次大会吸引了北京超声与妇产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到场,其中包括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贾建文、姚克纯、朝阳区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张轶勋等领导,北京妇产专家工作站主任、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主任张震宇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冷金花教授,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的马彩虹教授,北京朝阳医院产科主任、高危妊娠专家路军丽教授,北京华府妇儿医院副院长魏莉等妇产界著名的专家学者。同时来自除了北京本地的医务工作者,还有来自云南、新疆、重庆等全国各地省市级医院妇产科、超声科医务人员的加入,报名人数众多,现场学术交流气氛十分热烈。会上,两个学术领域的教学内容相辅相成、成功融合,使本次大会的“妇产+超声医学联合培训”教学新模式得到完美验证。
分娩高峰催生“妇产+超声联合培训”模式
超声医学在妇产领域的应用,随着妇产科技术和手术水平的提高,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高危高龄产妇的增加,剖宫产率的急剧上升对超声诊断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中国的基层医务人员对超声技术的掌握与熟练程度,因种种原因还有着诸多局限。
面对当下局势,北京妇产专家工作站针对超声医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作站内的三甲医院妇产专家冷金花教授、张震宇教授、路军丽教授、马彩虹教授等更是积极号召,将目前三甲医院的学术成果和临床案例很难从高级学府有效传播给基层的妇产医疗人员和超声等医技人员。
作为承办本次研讨会的非公医疗机构,此次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与北京华府妇儿医院共同合作的“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北京华府妇儿医院超声培训基地”也开启了妇产超声界联合培训的新模式,探索全新的医学教育实践, “以妇产科为核心的超声诊断联合培训模式”成为此次研讨会最大亮点。
非公学术型妇产医院的医教研办院方针
据了解,作为非公医疗机构,华府始终将学术思想贯穿于办院理念,对技术力量、学术专业高度重视,在许多非公医院只能拼服务细节的当下,北京华府妇儿医院已经跨越成为一家学术型非公医院。并且坚持专业技术型办院方针不变,同时跟进优质、人性化的服务,以学术思想带动专业度,拥有京城妇产领域知名专家的核心资源,解决了众多女性看名医、看疑难杂症的迫切需求。
日前,北京华府妇儿医院特设“产检名家特需门诊”,出诊名医均来自北京妇产专家工作站核心成员,包括:北京协和医院产科马良坤教授、北京朝阳医院路军丽教授、北京妇产医院于松教授等在公立医院一号难求的专家,针对女性在孕产期出现的高危、顺产等问题给予专业评估与诊断,帮助孕产期女性分析、解决孕期及产时的各种难题,个性化制定最佳指导方案,为有异常情况的女性提出极富价值的建议与指导。为母婴安全与健康提供有力保障的同时也极大缓解了公立医院资源紧张,挂号难、看专家难、产检流程复杂、时间长等待久的一系列现实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