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由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澳优乳业联合举办的“第四代婴幼儿奶粉科技发展高峰论坛”在哈尔滨华旗饭店举行,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宋昆冈、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鹏、澳优乳业首席营养专家何涛、北京大学营养专家王军波、澳优乳业董事长颜卫彬等行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聚一堂,探讨中国乳业科技发展潮流,推动婴幼儿奶粉产业变革与升级。
4月21日—24日,“2016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暨乳业合作大会”在哈尔滨召开,中外乳业专家及行业大咖针对全球乳业一体化背景下中国乳业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并通过发布权威报告和科研成果,推动中国乳制品加工的技术升级。作为乳业合作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澳优乳业“第四代婴幼儿奶粉科技发展高峰论坛”将研讨方向重点集中在婴幼儿奶粉未来发展研究上,特别是第四代奶粉的研究探讨上。
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刘鹏
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即开始生产婴幼儿奶粉,在随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婴幼儿奶粉先后经历了四代更替。第一代配方奶粉是基本营养型,是母乳的简单替代物。第二代配方奶粉是营养加强型,对蛋白质、脂肪的总量要求很高。第三代配方奶粉是单体营养素强化阶段,着重于“微量元素”,追求个别营养素高含量,高配比。到了第四代,婴幼儿配方奶粉开始着重于“精确模拟母乳”,进入微观营养素均衡和更深层次模拟母乳阶段。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 宋昆冈
“第四代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是我国婴幼儿乳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营养更加合理,功能更加齐全,向着母乳的模式更接近一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宋昆冈在论坛上对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发展现状以及第四代配方奶粉科技成果进行展示,他表示,第四代奶粉标准既能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更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之一。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副主任 王军波
“整个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发展过程始终以母乳为黄金标杆,不断研发接近母乳的产品。”北大营养专家王军波教授表示,第四代配方奶粉是指参考国际母乳的研究成果,检测分析中国母乳的组成成分、结构及渗透压值等数据,以母乳数据为蓝本,以氨基酸优化、乳蛋白脱敏及母乳活性成分模拟、脂肪酸优化、渗透压调整等技术为核心,研制开发的能够改善婴幼儿营养吸收、生长发育、免疫力,降低过敏率及机体代谢负担的母乳化婴幼儿配方奶粉。
澳优海普诺凯乳业公司研发专家 张岩春
“从2012年起,北大与澳优联合成立母婴营养研究中心及母乳库,致力于中国母乳成分研究及母乳化婴幼儿食品研发。第四代配方奶粉澳优能力多,通过氨基酸优化、脂肪母乳化、母乳活性成分模拟、渗透压调整等,从分子层优化营养成分及结构,更深层精确模拟母乳,特别是与母乳氨基酸的拟合度达到98.5%,更有效地促进婴幼儿对蛋白质及营养成分的吸收。”澳优乳业研发专家张岩春以能力多为例,重点对第四代婴幼儿奶粉及其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
他指出,第四代配方奶粉澳优能力多的水解小分子蛋白和结构脂OPO更利于宝宝消化吸收,减少宝宝便秘、过敏的几率。而接近母乳的渗透压值,则是能够减轻婴儿肾负荷的关键。如此多的革新,才造就了澳优能力多在第四代配方奶粉中成为引领者。
在乳业科技对话环节,与会专家和优秀企业家代表还对配方奶粉研发趋势以及产业现状进行高端对话。
“新原料质量(自有牧场奶源)+新生产体系(自家工厂生产)+新配方标准(母乳化配方)=第四代婴幼儿配方奶粉”,澳优乳业董事长颜卫彬在高端对话环节表示,配方只是基础,好奶粉,还需要更多的供应链支撑。
澳优乳业坚持使用自有牧场的纯正奶源,澳优海普诺凯自有牧场位于工厂周围70公里以内。全冷链运输系统,确保最优质荷斯坦奶牛鲜奶在24小时内采集后,奶温全程控制4℃以下。每头奶牛均有唯一的编号,从源头保证奶粉的营养和安全。
澳优乳业一直以更高标准的生产体系来要求自己:全程质量追溯,建立ERP、CDM系统,实现从牧场到餐桌(奶瓶)的全程追溯控制体系,品控达到欧盟严格标准。
颜卫彬补充道,近年来,许多科研机构一直在对母乳成分及功能进行研究分析,而研发和生产无限接近母乳的配方奶粉是乳品企业的使命,也是澳优乳业的企业使命。澳优乳业始终以品质为基石,坚持走国际化、创新的发展道路,在上游通过海外并购、建厂等实现了全球产业链的布局,在研发上通过和国内外知名大学建立研发中心、母乳数据库、检测中心等,掌握核心技术,在销售上通过在北美、欧洲、俄罗斯、中东等建立销售网络实现了品牌全球化。在未来,澳优乳业将用全球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中国消费者,同时也将在配方奶粉母乳化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进行探索。第四代配方奶粉,是澳优乳业在精确模拟母乳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它将推动市场对配方奶粉的品质标准的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