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把“哥哥”叫成“得得”,爷爷奶奶觉得孙子可爱。小男孩到了4岁,妈妈突然发现,她怎么纠正孩子的发音都改不过来,遂到医院咨询“能不能给孩子剪一下舌系带”?
被笑不会说话
4岁娃受打击
小男孩岩岩(化名)今年4岁,平时多是爷爷奶奶带他。刚开始学说话时,岩岩经常把“奶奶”叫“爱爱”,把“哥哥”叫“得得”,老人觉得很可爱,还经常学着岩岩的话逗乐。
去年,岩岩上了幼儿园。放寒假时,吴女士发现儿子在家经常念叨“说错了”。临近开学,岩岩反复说自己“不想上学”。吴女士问了幼儿园老师才知道,岩岩的发音经常被别的小朋友笑,可能是这让他有些受挫。爷爷说,小孩子说话不清楚很正常,舌头下割一刀就好了。
上月,吴女士带儿子来到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就诊,专家检查岩岩的口腔后,认为一切正常,推荐她带孩子到该院唇腭裂中心语音训练室做训练。做了四次训练后,岩岩进步很大。
家长应讲普通话
鼓励孩子多模仿
孩子说话不清楚,不少家长都会想到“怪罪”舌系带,而该院一项调查显示,在咨询舌系带手术的上千患儿中,真正需要手术的仅为一成。
舌系带,是舌头和口底之间的一个薄条状组织。民间一直有传言称,孩子话说不清楚,与舌系带过短有关,早点剪开就能解决问题。其实,舌系带过短,只影响发卷舌音,而且仅手术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还需后期的语音训练。
孩子1岁半到4岁,是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在孩子刚开始学说话时,难免存在一些错误发音,如果家长纠正引导了,大多孩子可以自然改进。但是家长如 果任其发展,甚至重复孩子的错误发音,孩子会认为自己说的是正确的。在上幼儿园后,他在语言环境中突然遇到挫折(同学的嘲笑),导致信心受到打击。在老人 带的孩子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专家提醒,在这一时期,家长最好统一用标准普通话和宝宝交流,促进孩子语言的模仿和学习。一般情况下,1岁半的孩子不能清楚地喊出如爸爸、妈妈,两岁半的孩子不会讲简短的句子,家长要警惕。三四岁仍说话不清,可向医院语音训练师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