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我又来给做护理了!您仰卧躺好,我们先做下造口清洁。”2月7日,市五院的护士汪小姐来到位于上海老闵行的金女士家中,按时为其父亲进行每4天一次的护理。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新闻坊》,在大年初二跟踪报道了此次居家护理过程。
一键下单,专业护士上门来
金女士的父亲今年81岁,因肠梗阻在市第五人民医院做了造口处理,为了保证造口通畅和不受感染,避免常见并发症,出院后,需要定期进行造口护理。因为术后行动不便,家里人也没有这类护理经验。金女士非常着急,这时候病友给她推荐了E护通APP。
用手机在E护通上下单后,金女士预约到五院肛肠科护士汪小姐。汪护士家就在附近,有多年造口护理经验,尽管老人造口特殊对护理要求较高,汪护士仍旧很好地完成了护理工作。金女士表示,“本来担心过年没人护理,没想到现在通过手机下单,就能找到专业的护士来上门服务,安心又便利”。
E护通是由上海摩易科技研发,并于2016年1月正式上线。E医护通相关人士表示:“该平台让护士可以利用自己的空闲碎片时间,为周边有需要的家庭和居民提供上门护理、陪诊等专业服务。不仅可以为护理人员拓展职场空间,也能增加经验提升专业,更让老百姓便捷享用居家护理服务。”
护士平台认证,首推12项护理服务
患者及家属通过E护通APP预约护士,在家就能享受和在医院一样水准的护理服务,相信”滴“个护士上门,真能为患者带来福音。目前在E护通注册的护士包括三甲医院的护士、社区医院的护士以及退休的护士,含护师、主管护师等,这些专业人员分布在全市各个医院及社区。
面对专业性的疑虑,E医护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首先,E护通的护士都通过了实名认证、执业资格认证,必须确认护理项目才能提供服务。其次,平台会为每个注册护士赠送一份意外保险,患者也可以下单时购买意外险,这在机制上给与了双方保障。另外,E护通还开通了针对护士的评价体系,患者及家属可以按口碑选择护士,并对护士的服务进行点评。
E护通精选了12种服务作为首批护理项目。它们均满足二个特点:一是病症较为普遍,护理频次高,在目前居家护理中最急需的项目;二是它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临床经验,普通家政人员难以操作的项目。
居家护理受热捧 多数为父母预约
E护通践行的“居家护理”,就是指面向那些有医疗性护理需求的出院患者,提供的医疗护理、康复促进、健康指导等服务。子女在手机上为父母预约,并筛选最合适的职业护士上门服务,这样既方便老人解决健康问题,又有利于缓解医院紧张的床位问题,让宝贵的医疗资源用在刀刃上,还可以解决子女的后顾之忧。
自春节前上线以来,E护通受到市民及媒体广泛关注。不但上视“新闻坊”对其服务进行现场报道,《新闻晨报》、《新民晚报》、网易、凤凰网、搜狐网、光明网、东方网等媒体也给与了大篇幅的报道。据悉,目前在E护通提供的12项服务中,陪诊、造口换药护理、骨折康复及指导、糖尿病足部护理等项目预约较多;而据患者与预约用户关系分析显示,为父母预约的比例高达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