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起,我省开始普及独生子女政策。身为独生 子女的80后,成为“单独二孩”主力军。让1976年出生的王女士曾经羡慕不已———她和老公都不是独生子女,所以去年与“单独二孩”政策失之交臂。今年,好不容易盼来“全面二孩”政策,但王女士却发现,自己的身体情况不如以 前。到中医院调理,发现和她一样为二胎来找中医的还真不少,早上8点到医院,就已经排到了26号。
新文化记者走访了省中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传统诊疗中心、长春市中医院等医院,发现“全面二孩”政策放开的消息传出后,很多患者为孕育扎堆来调理身体,一周以来,三家医院共有857名这样的患者,比平时多出一倍,其中70后占到咨询总量的72%。虽然赶上了好政策,却被这样、那样的问题难住。
难题一
气血亏虚,月信推迟
“以前不符合条件,现在可以生了,但是怀孕却成了难题。”39岁的王女士说,她有一个儿子,一直想要个女儿。因为不符合政策,身为公务员的她总是心怀遗憾。转眼儿子都12岁了。去年,“单独二孩”政策试行,但她和老公不是独生子女,只能羡慕符合政策的同事。
今年一听到二孩政策要全面放开,她赶紧来调理身体。“年纪大了,怕孕育有困难。”王女士说,看上去身体很好的她,月信却几个月不来一次。
传统诊疗中心院长赵金祥为王女士号了脉,“脉相上看,王女士气血亏虚,肝血不足、眼睛干涩、烦躁易怒。”赵金祥说,肝脏是藏血的器官,35岁以后,女性身体开始走下坡路,肝脏藏血不足,就会出现月信少。只有补气补血,将月信调理正常,王女士才有望孕育。
难题二
肾气不足,寒湿内润
刘女士也准备孕育二孩儿,但今年38岁的她也怕自己身体不好。到省中医院一检查,果然发现了问题。
原来,刘女士患的是宫寒,即中医所说的寒湿内润。中医专家赵为民解释说,孕育宝宝,其实和种地是一个道理。要在适合的季节、适合的温度下孕育。而刘女士因为年龄大,身体状况不佳,肾气不足,造成卵泡发育不好,所以很难孕育。就像把种子放在冬天的泥土里,无法生长一样。
难题三
经常熬夜,经亏血少
张女士今年42岁,特别喜欢孩子的她,央求丈夫再生一个。
“你都这么大了,还能生吗?”丈夫说。
张女士不信,来医院检查。医生说,年龄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因为长年熬夜,导致她经亏血少,“必须得好好调养,要不然孕育会有困难。”
赵金祥说,因为压力大造成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不仅出现在张女士这样的中年妇女身上,。就连现在的中学生,因为课业压力大,也有1/4出现经血不足的问题。所以要想孕育下一代,张女士必须放下压力,好好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