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州团一大广场,“广州市儿童安全教育推广志愿团”正式成立,该志愿团的推广内容包括儿童性教育。在成立仪式上,有儿童安全教育专家指出,父母应该从孩子上幼儿园,就进行性教育。
到底应不应该早早就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呢?支持者的一条重要理由是“发达国家都这么做”,比如:瑞典从1942年开始对7岁以上儿童进行性教育;荷兰的小朋友甚至会在餐桌上和父母讨论这方面话题;日本小学生第一册《卫生》教科书的封面上,就有女性和男性的身体和性器官图。
事实上,性教育并不等同于性生理卫生教育,国外是针对不同年龄段,教孩子在什么时期做什么事。比如小学时要告诉学生男女之别和卫生保健;初中时则要告诉学生如何与异性交往;高中时告诉学生如何谈恋爱及组建家庭。以上大多遵照循序渐进原则,并且都甚少涉及幼儿园时期。毕竟,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尚无性意识,身体特征也不明显,过早进行性教育反而会让孩子们产生更多困惑。青春的烦恼就让它在青春期发生吧,实在没必要提前到幼儿时代。
在支持幼儿园性教育的诸多理由中,没有比如下这条更为荒唐的了—近年幼儿遭性侵的事件频发。这个理由竟然无视幼儿脆弱的防御能力,无视成人世界道德败坏的现实,而将其归咎为幼儿不知道反抗。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但更不是万能灵药,在儿童性教育的过程中,切莫从极端保守走向极端开放。
即使在风气相对开放的西方,关于幼儿园性教育的话题也充满争议性。前两年英国就曝光过一些性教育材料,在针对5岁儿童的性教育漫画、电影以及课本中,充斥着成人语言描述、性爱图片等内容,其直白程度堪比色情文学。这要换到中国,面对这些大人都看不下去的材料,你让谁去充当启蒙幼儿的老师呢?
因此,儿童性教育是需要的。但应从儿童的认知意识水平入手,先教会一些基本的性知识,如器官、性别区分等,并且要教会小孩子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如何辨认外来伤害。最关键的是,家长不能把性教育的任务全推给学校,而要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加强辅导,让孩子学会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
在广州,确实有一些儿童性教育的公益机构,这些教育培训课无疑更系统更活泼,比起英国赤裸裸的性教育材料无疑更加“纯洁”,但目前都难以走入校园。背后的干扰因素很多,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国内成年人思想依然保守。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有效的性教育,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