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今年广州首例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在越秀区东山街出现。不要以为登革热只出现在新闻里,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其实它早已潜伏在我们身边,成为夏季威胁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又一大杀手。据悉,每年5~11月是登革热高发期,尤其是进入梅雨季,气温升高,天气闷热潮湿,蚊子肆虐繁殖,防蚊、防登革热以及预防蚊媒传播的乙脑、疟疾成为关键。今年夏天,全国妇联携手超威贝贝健“守护童年•绿色天使 一人一株•植物驱蚊”公益行动,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幼儿园开设公益课堂,传达更多关于蚊子与登革热的知识。
登革热无有效疫苗预防,无特效药物杀病毒
据了解,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热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病前无明显征兆,患者突然发热,体温迅速升高,同时会感到头痛、腰痛、全身肌肉酸痛,尤其是骨骼关节疼痛剧烈,还可能出现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严重的可出现出血、休克甚至死亡。由于登革热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也没有特效药物杀死登革热病毒,因此预防登革热十分重要。
伊蚊是登革热传播媒介。在海南、东南亚诸国是埃及伊蚊;在广东、太平洋岛屿则为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在32℃ 时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病毒分布到蚊体全身:唾液腺、肌肉和细胞),传染期长者可达174日。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
人群普遍易感,以青壮年、儿童为多;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免疫力,并可维持年,对异型病毒也有1年以上免疫力;感染登革病毒后,对其他B组虫媒病毒,也产生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如登革热流行后,乙型脑炎发病率随之降低。
预防登革热,防蚊是重点
如果有以下这些类情况,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地区或15天内去过流行区,发病前5~9天曾有被蚊虫叮咬史;突然起病,畏寒、发热 (24~36h内达39~40℃,少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伴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以及肌肉、关节和骨骼痛;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
防范登革热,防蚊是重点,如何科学防蚊?全国妇联专家也有介绍,大家不妨试试。
蚊子咬人与人们所穿的衣服颜色大有关系。如穿深蓝色或褐色的衣服,被蚊子叮咬的机率会大些。所以在夏天应穿浅色衣服尽量穿浅色的衣服,如黄色或白色;
取广口瓶数只,内装少许浓糖,轻轻摇晃,使瓶内壁上沾上糖液或酒液,放在室内蚊子较多的地方,蚊子闻到糖味,就会往瓶内飞钻,而被粘住或淹死;
勤洗澡:可以减少人体分泌的汗味,蚊虫也不容易叮咬;在衣领、袖口等处喷洒花露水,也可以防止蚊虫叮咬;
如全国妇联“一人一株·植物驱蚊”超威贝贝健驱蚊专题http://www.babytree.com/promo/chaoweibbj驱蚊植物介绍,种植驱蚊植物驱赶蚊子。如夜来香:“夜来 ”花在夏日阳光下吸收足够的热量后,夜晚来临时释放出大量的香气,驱蚊虫;薰衣草本身具有杀虫效果,用薰衣草做成香包放在把它放在卧室,用于驱蚊;
室内安装橘红色灯泡,由于蚊子害怕橘红色的光线,所以能产生很好的驱蚊效果;
干柑桔子皮驱蚊法:在室内点燃几块干柑皮或桔皮,蚊子就会被驱赶;将维生素B2片碾成面,用医用清水调和涂在暴露部位即可预防。
驱蚊产品有争议,儿童用还是不用?
再多的防护理都挡不住蚊子进攻的脚步,驱蚊产品要用,但是需慎用,尤其是有儿童的家庭。全国妇联携手超威贝贝健“守护童年•绿色天使 一人一株•植物驱蚊”公益行动的专家们也指出,要根据环境适当使用驱蚊产品。蚊帐不能跟着儿童走,因此无论是在户外玩耍,或是多蚊季节时的日常室内活动都一定要使用驱蚊产品。
而“小孩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发育未完全,肌肤娇嫩,如不慎使用含有大量毒副作用和刺激成分的驱蚊产品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妇联专家表示使用天然植物型的驱蚊产品,采用温和植物配方成分驱蚊产品较合适,如超威贝贝健系列产品添加植物薄荷精油,驱蚊的同时气味更加清新,不熏不刺激,更有助于宝宝睡眠。现在家长可以登录微信号“超威贝贝健”或新浪微博@超威贝贝健 参与活动免费获取植物驱蚊产品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