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根据其分子构成一般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单糖和双糖一般都略带甜味,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糖。多糖主要指淀粉,是粮食的主要成份,另外还有动物糖原也属多糖类。
单糖的分子构成最简单,含碳原子数为3—7个,最常见的为六碳糖。如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单糖具有甜味,易溶于水没,可不经消化直接被集体吸收利用。单糖包括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及含有许多衍生物,用于食品工业,如山梨醇等。葡萄糖在植物体内经过一系列变化,再变成复杂的多糖和脂肪,所以说葡萄糖是人类和动物摄取能量的源泉。果糖在所有糖类中最甜,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蜂蜜中,果糖被机体吸收后,转化为葡萄糖,供人体利用。半乳糖是乳糖的组成成分,在自然界中极少单独存在。半乳糖为白色晶体,有甜味,在体内被吸收后转化为葡萄糖。它主要是与葡萄糖组成乳糖,存在于乳汁中,神经组织和软骨组织中也含有半乳糖的成分。
双糖是由两个分子的单糖结合在一起,再拖去一分子水而形成的。双糖易溶于水,需经分解为单糖以后,才能被吸收利用。常见双糖有蔗糖、麦芽糖、乳糖。蔗糖是人类主要的食用糖,纯蔗糖为白色晶体,易溶于水,甜味仅次于果糖。麦芽糖又称饴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所合而成。麦芽糖是白色晶体、味甜、易溶于水。含淀粉食物在口腔中经唾液淀粉酶的作用,即可部分地变为麦芽糖。乳糖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为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糖。乳糖为白色晶体,有甜味,难溶于水。乳糖比蔗糖容易消化,对婴儿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些人在喝牛奶时发生腹泻、腹胀、肠胃充气,是因为体内乳糖酶缺乏,乳糖不能分解,反被肠道中其他微生物发酵,并刺激肠道蠕动加快所致,在医学上称为乳糖不耐受。
多糖结构复杂,是由许多个葡萄糖分子组成的长链,无甜味,不溶于水,主要有淀粉和糖原。淀粉是多糖的主要存在形式,是人们日常膳食的主要成分。淀粉不易溶于水,加热即膨胀为糊化物,次糊化物易被酶所消化。淀粉经酶的消化,依次分解为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最后以葡萄糖的形式被机体吸收利用。糖原又称动物淀粉,是动物体内贮存糖类的一种形式。
糖类的主要生理功能有1、供给能量,这是糖类在体内最重要的生理功能。在三大营养素中,糖类产热最快,供能及时,每克糖类可提供16.7kJ的能量,而脑及神经组织只能靠血液中的葡萄糖供给能量,如果血糖过低,可出现昏迷、休克和死亡。2、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所有的神经组织和细胞中都含有糖类,作为控制和代替遗传物质的基础,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都含有核糖。3、节约蛋白质,当机体供能不足时,可动用蛋白质和脂肪代谢产生能量来补充。如果膳食中提供了足够数量的糖类,这样就节省了蛋白质。而且摄入蛋白质的同时摄入糖类,有利于氨基酸的活化及三磷腺苷的形成,从而有利于蛋白质合成,增加体内氮储留。营养学上称此为糖类对蛋白质的节约作用。4、抗生酮作用,脂肪在体内氧化要靠糖类供给能量,当糖类供给不足或因疾病不能利用糖类时,机体所需要的热能大部分由脂肪供给,而脂肪在缺少糖类时,氧化不完全,及产生酮体。如果糖类供给充足时,脂肪可完全进行氧化,不会产生酮体。5、可以保肝解毒,当肝糖原及葡萄糖充足时,敢对某些化学物质等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有较强的解毒能力,对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毒血症也有较强的解毒作用。
奶类中糖类含量为4%—6%,其中主要是乳糖。乳糖有调节胃酸,促进肠胃蠕动和消化腺分泌的作用,还能助长乳酸杆菌的繁殖,并抑制腐败菌的生长。因此,可改善幼儿肠道细菌丛的分布状况。这对婴幼儿来说,比较适合,但对某些人使用了一定量的牛奶食品后,肚子又痛又胀,往往还伴有腹泻。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呢?原因是这些人小肠内乳糖酶的活性太低。乳糖酶是帮助乳糖消化的,如果乳糖酶不足或缺乏,奶中的乳糖不能被消化吸收,就会在结肠被细菌酵解而产生气体,导致腹部胀气、腹痛和腹泻。哺乳动物刚出生时,乳糖酶活性一般都很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该酶的活性越来越低,到成年后,活性已降到很低的水平了,所以婴幼儿不耐受乳糖的人相对于成人而言会略少一些,而成人常年不喝牛奶者容易发生。
根据《GB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中有关碳水化合物的规定:乳糖占碳水化合物最低比例为90%, 含量为9.2 – 13.8 g /100 kcal。为了更好的模拟母乳有利于婴幼儿消化吸收,多乐特婴儿配方奶粉中的碳水化合物为10.7g /100 kcal且完全采用乳糖。《GB10767-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并未再对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来源再做详细要求。多乐特较大婴儿及幼儿配方奶粉中根据人体生长发育规律,用多种碳水化合物来源逐渐取代单一来源,有效降低了轻微乳糖不耐受的机率。如:多乐特较大婴儿配方奶粉中的碳水化合物为11.1g /100 kcal,其中乳糖占碳水化合物的90%,麦芽糖糊精占碳水化合物的10%;多乐特幼儿配方奶粉中的碳水化合物为11.4g /100 kcal,其中乳糖占碳水化合物的54 %,蔗糖 (糖)占碳水化合物的25%,麦芽糖糊精占碳水化合物的15 %,蜂蜜占碳水化合物的6 %。
在幼儿配方奶粉中添加蜂蜜的并不多见,家长或许对此存在些疑虑,究竟宝宝是否适合吃蜂蜜?
蜂蜜中含有葡萄糖和果糖,约占65-80%,蔗糖含量极少,不超过8%,水分16-25%,糊精和非糖类物质、矿物质、有机酸等含量在5%左右。此外,还含有少量的酵素、芳香物质和维生素等,尤其是里面含有大量的酶,正因为蜂蜜中含有酶,才使蜂蜜具有其他糖类食品没有的特殊功能。这些酶是蜜蜂在酿蜜过程中添加进去的,主要是蔗糖酶,另外还有淀粉酶、葡萄糖氧酶、还原酶、转化酶、磷酸酶、类蛋白酶等。酶在人体内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消化食物,修复组织等生命活动的一种必需物质。它几乎参与所有的生命活动:思考问题,运动,睡眠,呼吸,愤怒,哭泣或者分泌荷尔蒙等都是以酶为中心的活动结果。酶催化剂样的催化作用催动着机体的生化反应,催动着生命现象的进行。若没有酶,生化反应将无法进行,五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类脂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都将变的对机体毫无用处,生命现象将会停止。因此,酶对生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很多人将它称为“活着的物质”,“掌握所有生命活动的物质”。
有些家长常在牛奶和开水里放葡萄糖给幼儿饮用,这种做法不可取,因过多食用葡萄糖会影响食欲,如长期以葡萄糖代替蔗糖,会造成胃肠消化酶分泌功能下降,消化功能减退,导致小儿贫血、维生素缺乏、降低抵抗力。
官方线上渠道购买:dorlat.tmall.com 尊享热线:400-680-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