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前不久新西兰奶粉被检出致命细菌而遭中国停止进口,并接受中国反垄断史上最大罚单,价格已平静许久的国产牛奶近期趁机在广州等地吹起“涨价风”。有奶业专家斥责其为“垄断”。中华工商时报记者多方调查采访了解到,国内牛奶市场确有举措,利用新西兰奶粉下架之机,提前结束促销季,以此来提高价格、扩大利润。
提前结束促销季
在北京市昌平区某物美大卖场的液态奶区,记者了解到,该超市的促销季原定将持续至中秋,但如今已提前结束。据导购介绍,各种国产品牌的液态奶已经恢复原价,比如蒙牛200ml的核桃味百利包,在促销季里一箱的零售价为22.6元,现恢复为30.6元。三元200ml百利包,在促销季里每箱售价为27元,现调整为原价28.8元。现代牧业250ml鲜奶,在促销季里买一箱赠一箱,现调整为买一箱赠三包。其他国产品牌液态奶的价格也均有不同幅度的调整。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国产乳业巨头蒙牛和伊利的部分产品不约而同提价,蒙牛大部分产品涨幅在5%-13%之间,伊利已在部分地区上调了高端液态奶的出货价,上调幅度为3%。此外“旺旺”品牌的牛奶出货价也上涨,涨幅约10%。
记者随后致电蒙牛和伊利公司询问是否存在价格上调之事,蒙牛答复称,并未接到公司涨价通知。伊利答复称,由于各销售网点存在价格差异,价格有限浮动的情况是存在的。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淑芹表示,三元也没有涨价计划,但是对个别商家的个别行为却能充分理解。目前不是普遍性的,还是个别企业的行为,三元暂时没有涨价的计划,但是也像其他企业一样,三元也面临着很大的原料成本上涨的压力,尤其是原料奶涨幅是直线地上升、持续地提高,这个对经营造成很大的压力,但是目前暂时还没有调价的计划。
涨价风有史可据
尽管目前对于国产液态奶是否涨价问题众说不一,但根据历史经验看,每逢进口新西兰奶粉遇阻,必定会对国内奶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例如,2012年10月,由于非法网络代购愈演愈烈,新西兰出台了针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出口限制令,严厉打击非法输出婴儿配方奶粉,将对非法输出婴儿奶粉的公司和个人处以最高约合人民币150万元和约合人民币25万元的处罚。此举意味着除代理商出口之外通过其他途径输往中国的新西兰婴儿配方奶粉都在此次严打活动的范围内,包括网络代购。此禁令颁布后,不仅一些进口新西兰的奶粉出现了高达11.8%的涨幅,而且各大国产奶品牌也充分利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公布的“合格率百分之百”的抽检结果,在大力宣传国产奶之安全性的同时,对零售价格作了不同程度的上调。
2013年3月,新西兰北岛地区持续的干旱影响到全球最大的乳品出口商恒天然奶品的价格。当时有专家预计,由于中国是新西兰乳制品最大的出口市场,新西兰出口大包装奶粉80%来到中国,因此当时有业内人士预计,恒天然奶粉价格上涨很可能成为国内企业奶粉下一轮涨价的借口。
据了解,目前我国销售的不少奶粉奶源来自于新西兰。比如光明、雅培、美赞臣、多美滋等都是从新西兰原装进口或者采用新西兰原料。此外,比如雅士利、伊利等企业还在国外投资建厂。而如今,新西兰奶粉已遭禁令,更为国产奶提供了涨价良机。
原材料上涨也成为企业产品价格上涨的理由。光明乳业曾上调部分新鲜牛奶、新鲜酸奶的价格,加权平均上调幅度约为5%,并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