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改革委7日宣布,合生元等6家乳粉企业因违反《反垄断法》、限制竞争行为共被罚约6.7亿元,成为我国反垄断史上开出的最大罚单。昨日,包括合生元、美赞臣、多美滋等均表示,“完全接受并尊重处罚决定,并积极做好整改工作。”同时提出了多项整改措施。根据测算,按照9家涉案企业目前实施的降价幅度,一年的时间可减少消费者负担24亿元。
有专家建议,政府应加强对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长期监管,以保证市场能够持续保持健康、竞争有序的发展格局,同时加强奶粉零售渠道的监管,缩减销售环节的费用。
乳企不正当维持乳粉高价
为什么开罚单?
昨日,国家发改委反垄断局调查二处处长徐新宇透露,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在原料奶成本没有大的变化的情况下,中国国内主要奶粉品牌售价基本上涨了30%。
据国家发改委介绍,今年3月开始,根据举报,对合生元、美赞臣、多美滋、雅培、富仕兰(美素佳儿)、恒天然、惠氏、贝因美、明治等乳粉生产企业开展了反价格垄断调查。大量证据材料表明,涉案企业价格垄断的具体措施和手段主要包括:合同约定、直接罚款、变相罚款、扣减返利、限制供货、停止供货等。“这些措施和手段均具有惩罚性和约束性,一旦下游经营者不按照涉案企业规定的价格或限定的最低价格进行销售,就会遭到惩罚。”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涉案企业的上述行为均达到固定转售商品的价格或限定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的效果,事实上达成并实施了销售乳粉的价格垄断协议,违反《反垄断法》第十四条的规定,不正当地维持了乳粉的销售高价,严重排除、限制同一乳粉品牌内的价格竞争,削弱了不同乳粉品牌间的价格竞争,破坏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因此,国家发改委对合生元、美赞臣、雅培等6家乳粉企业的价格垄断行为均进行了处罚,罚款共6.6873亿元。其中,合生元和美赞臣、多美滋被罚款数额最大,而惠氏、贝因美、明治因配合执法机关调查并积极整改被免除处罚。
发改委对涉案企业提出具体整改措施:一是立即停止违法行为;二是立即根据中国法律,对经销协议、销售政策和商务政策进行修改;三是整顿销售系统,对公司全体成员进行反垄断培训,确保员工行为符合中国法律要求;四是采取实际行动,消除过去违法行为的后果,使消费者获得切实利益。
涉案企业接受并积极整改
乳企如何回应?
针对发改委开出的罚单和整改要求,涉案企业均表示,完全接受并尊重国家发改委的处罚决定,并将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要求积极做好整改工作。
昨日,合生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该公司完全接受并尊重国家发改委的处罚决定,“今后公司将加深对《反垄断法》的理解和认识,按照《反垄断法》的规定开展经营活动。”据介绍,该公司目前已完成对原经销协议中涉及到的约定固定产品价格、限定产品最低价格相关条款的修订,同时也已完成全部经销协议的重新签订。
美赞臣中国公司方面表示:“我们将不准备辩驳。”据悉,此次处罚将导致美赞臣全年每股收益减少约12美分。恒天然集团也表示,将积极配合相关调查,并主动自查自检,进行整改。
事实上,在7月份发改委向外界公开正在对婴幼儿奶粉相关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时,涉案9家企业就争相降价,以此表达积极整改之意。其中,惠氏在7月3日率先宣布调降12款奶粉产品售价,平均降幅11%,单品最高降价幅度达20%。明治7月9日对市场上现有珍爱系列奶粉产品等全部四个单品进行降价销售,降价幅度为3%—7%,并承诺在今后2年之内以此优惠价格供应中国市场,等等。
6大婴幼儿奶粉企业获巨额罚单消息,在资本市场立即引来连锁反应。昨日,乳业板块在午后强劲拉升,截至收盘,三元股份涨8.17%,皇氏乳业涨7.46%。惠氏、贝因美因为积极配合调查被免除处罚,股价小幅上扬。合生元港股昨天复牌股价低开高走,涨6.46%。
不过,有业界人士认为,此次处罚对这几家企业的业绩影响不是很大。光大证券分析师邢庭志则在其研报中指出,中国奶粉价格高企的根源在于消费者“以价论质”的消费理念及渠道层级过长,这两个因素未变的前提下,行业长期消费升级的趋势不变。相比一二线城市,三四级市场升级空间依然很大,因此,降价对企业盈利短期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