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钟凯指出:奶粉中含反脂不但正常,甚至正常到“应该”含反脂,因为反刍动物胃里的微生物发酵能产生反脂。
“牛奶就天然含反脂,大约0.07g/100g(牛奶),变成奶粉有8倍浓缩,也就是0.6g/100g(奶粉)。无论如何要做到真正的完全没有反脂是很难的,从健康的角度,只要它占总脂肪的比例低于3%就可以了,这也是国家标准的要求。而从产品工艺上考虑,也实在找不出婴幼儿奶粉里加反脂的理由。”钟凯进一步做出解释。
钟凯表示,《南华早报》的报道采访的人比较多,虽然个别观点有些勉强,但总体上还是比较客观的。可国内一些媒体在转载新闻的时候采取了“明知故犯”的标题化,给公众带来很大的误解。
实际上关于反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从2011年起就开展了我国5个大城市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调查以及北京、广州3岁及以上人群含反式脂肪酸食物消费状况调查,以此为基础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已于2013年初发布。
评估结果显示,中国人通过膳食摄入的反式脂肪酸所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百分比仅为0.16%,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居民也仅为0.34%,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1%的限值,也显著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居民的摄入量。
评估还发现加工食品是城市居民膳食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占总摄入量的71.2%,其余为天然来源。在加工食品中,植物油的贡献占49.8%,其他加工食品的贡献率较低,如糕点、饼干、面包等均不足5%。和消费者的普遍认识不同,市面上多数品牌的咖啡伴侣不含反式脂肪酸或含量很低。
虽然,目前我国居民反式脂肪酸摄入量总体较低,但调查发现约0.4%的城市居民摄入量超过WHO的建议值。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含反式脂肪酸的加工食品消费量还会有所增加,烹调用植物油的消费量也在增加,因此业界、政府、科学界和消费者都应当给予适当关注,不能认为“太平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