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教统筹、三育合作 共筑儿童素质教育“中国梦”
由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天津市教育科学院主办的2013年首届“素质中国”儿童教育高峰论坛WECC(A Well-Rounded Education for All Chinese Children以下简称“素质中国”)在亚洲最大的体验式儿童素质教育基地——希乐城落下了帷幕。在本次“素质中国”中,与会专家、领导畅所欲言,广泛交流了意见与自己的远见卓识,共同为了儿童素质教育与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促进素质提升而共商大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霓做出了主旨发言,他强调: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的做法是本次“素质中国”需要达成的目标与共识。
他还指出:在我国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要想形成适应21世纪要求的学习,教育体制应不同于目前的模式,可能其最重要的方面将是社会更多地参与学校和学校更多地参与社会的主要理念。此外,吴主任还提出:教育“走出去”,课堂向社会延伸;家庭和社会“走进来”,拓展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使之制度化、正规化、科学化的评价、引导和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作向正确方向发展的战略计划。吴主任指出:乐米科技的海量儿童成长数据让人振奋,并期待这项研究成果。
“站在教育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中国教育梦,必须落实大教育观,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统筹兼顾、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格局。”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刘立德围绕着三教统筹明确指出:“开展三教统筹、三育合作,实现三个一相加大于三的效果,必须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必须发挥、思想先行、理论先导和专业引领的作用。建立三教统筹研究的学术机构社团。宣传推广。”
教育科学出版社副编审、著名青少年素质测评专家周益群认为:在网络时代和全媒体环境下,儿童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儿童素质教育的从业机构和人员势必需要融入多渠道、多方式、深层次的互动与沟通,需要借助更多更广泛的社会资源与力量。因此,中国少年儿童综合素质测评如何实施已经列上日程。
会议在讨论如何构建“儿童素质教育标准”的话题中,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与会专家广泛认为:儿童素质教育想要获得良性地、长足地稳步发展,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需要政府、公众、媒体等社会各界与关联方,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环境。而这其中要依靠像希乐城这样能够大力支持儿童素质教育发展的企业来推动。
对此,天津希乐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海南明确表示:希乐城将会从职业性、教育性、趣味性三方面着手,将科技、教育、娱乐、安全、绿色理念融为一体,更新和再造希乐城的素质教育产品。他还呼吁与会的专家、领导能够支持希乐城,将体制内不能实现的思想通过希乐城转化成最终生产力,并且为社会所用,终而为实现党的最高方针“中国梦”而尽一份微薄之力。
此外,在“素质中国”儿童素质教育高峰论坛上,作为承办单位与协力单位的希乐城还表示:1、会更加关注教育行业“软件”投资,每年会拿出利润的1%来资助素质教育的专家和丛书的出版;2、“素质中国”高峰论坛将在每年“六•一”儿童节前最后一个周末举行,以致力推动中国儿童素质教育的发展;3、希乐城将会在年底进行一版《儿童素质教育》丛书的出版,其中包括本次“素质中国”的相关论点与纲要,通过有效的传播来进入亿万家庭,从而达到儿童素质教育的本质推动效果。
最后,与会专家、领导对如何构建“儿童素质教育标准”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共识与观点,在共同探讨了“中国儿童素质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话题后,一并提出了名为“素质中国——儿童素质教育现状”的全面调查倡议。
儿童素质教育已经上升到国家教育的战略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多方联合、共同探讨、协同促进”的素质教育推进模式已经成为了目前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而“素质中国“儿童教育高峰论坛对未来儿童素质教育的定义和实现有了更深入的解读和多维的延展。参加论坛的嘉宾们普遍认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促进儿童综合素质提升的三个重要角色,但是基于三大角色的现状,社会角色将会是未来的最关键也是最直接的因素和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