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生局15日凌晨发布消息,本市发现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携带者,这是全国首例无临床症状的H7N9禽流感病毒携带者。携带者为居住在朝阳区崔各庄乡奶东村的一名4岁竹姓男童,其父母从事活禽贩卖工作。
昨天,记者来到奶东村采访,村民都已经知道身边出现了禽流感病毒携带者:“我们很少往他家那边去,也是今天早上听到消息的。”村民说。
现场进展
涉事店铺周围拉起警戒
“你们买过10排16号那家的鸡吗?”15日10时30分,戴着白口罩的工作人员正挨家挨户询问是否购买过活鸡及禽类产品,10排16号就是小竹的父母家。
据北京市卫生局消息,4月14日20时30分,北京市疾控中心报告,在对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父亲及相关人群的主动筛查监测中,发现一名4岁竹姓男童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小竹家其他4人已于14日晚上分别被送往地坛医院和黑庄户进行隔离。
15日上午,记者在奶东村10排看到,小竹父母家的店铺已经被警戒线围住,有穿黑色衣服的保安把守,不允许过往行人靠近。据村民介绍,奶东村居民住所按排编号,共有20排,小竹家位于正中间的10排,和毗邻的11排共同构成了商户街道。
除了售卖蔬菜和肉禽类的商铺,这条街道还密布着超市、饭店及杂货店等,属于村中往来人员较为频繁的街道。小竹家的店铺位于街角,临着两条街,共有三间房,门前的标牌上写有“出租房”字样。正对门口的柱子上写着“奶东活鱼批发中心”,其中“心”字已经难以辨认,但悬挂在房梁上的“活鱼店”的牌子字迹清晰,写有“订售各种活鸡活鱼”的字样。
店铺门口右边放着三只铁笼子,残存的鸡毛依稀可见,散发出鸡粪的异味。“之前是他家弟弟在这里做生意,2003年因为非典离开了,他们家才接过来做。”一位姓赵的村民告诉记者,小竹父母在这做生意已经十年了,听说其弟弟家的孩子是因为非典去世的。
记者向多名村民询问获知,奶东村从事活禽交易的店铺仅有小竹家和11排的另外一家商户,村里没有专业的养殖禽类的村民。乡里的一名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开始对村内的禽类进行消毒。
相关人员每天自报体温
15日上午11点20分,在小竹家隔壁的11排,奶东村内另外一家贩卖活禽的商户家3人接受了主动监测。有工作人员到该商户询问登记其家中人员的体温情况,并对商铺门口的空鸡笼和水箱进行了拍照和消毒。
“检查的人前几天就来查了,每天都来。”该商户的男商贩告诉记者,检查人员向他们说明来意,并对从事贩卖工作的家中3人都采集了唾液和血液样本。
“具体时间记不清了,应该是北京发现第一例确诊病例的晚上,就查到我们家了,然后第二天结果出来说我们没事,现在按照他们的要求,我们每天自己主动测量两次体温,向疾控中心的人汇报。”女商贩说,他们也担心自己被感染。记者了解到,目前,村里只有这家因卖活禽而被要求每天自己测量体温,并按时汇报。
据男商贩介绍,他们一家来自东北,3月18日开始卖活鱼,此前20天买进一些活鸡进行贩卖,但并没有去过首例确诊家庭的摊贩处购买过活禽。“他家的鸡都是别人送过来的,”周围的邻居告诉记者。
“你瞅,我们这牌子还是新的呢,没卖几天。”受到禽流感的影响,11排的商户已经不再售卖禽类。他们用红色的布将门面招牌上的“鸡”字遮住,并对整个店面进行了消毒。“我们心里也害怕啊,就算让卖也不卖了。”虽然不能售卖禽类,该商户仍在出售活鱼,但光顾的村民并不多,一中午就来了两三个人。
“我们这才卖了几天,现在心情也不好,你别问了,我也谢谢你了。”男商户并不愿意就此事向记者多做解释。
下午2时左右,小竹家商铺周围的警戒线被撤除,但仍有工作人员把守。在奶东村村口,工作人员对每一辆进出奶东村的汽车进行排查,检查是否有禽类流入流出。
防控监测
顺藤摸瓜的24小时
4月13日,北京发现首例H7N9确诊病例,患者为一名7岁女童,其家人从事贩卖活禽工作。
根据北京市卫生局的通报,住在小竹家街对面的邻居曾经购买过首例确诊病例家庭所贩卖的鸡。但村民对此有些回避,“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可没买过他们家的鸡。”小竹父母家临近街边,对面和隔壁邻居都隶属于同一售卖蔬菜的商铺。面对记者的询问,该商贩称最近没买过鸡吃,也没有购买过小竹父母贩卖的鸡。
4月4日,首例确诊病例女童的父亲姚先生从天津购入的鸡中,有24只被出售给朝阳区奶东村及朝阳区上辛堡村。首例确诊病例发生后,通过对禽类交易的排查,朝阳区疾控中心对辖区内包括崔各庄乡奶东村在内的24名禽类养殖户实施了筛查监测,采集咽拭子标本送北京市疾控中心检测。咽拭子标本为从咽部和扁桃体提取的做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的分泌物,如分泌物中检测出致病菌,则视为呼吸道感染。
据媒体报道,4月14日上午9时40分,在主动监测的样本中,小竹的样本呈甲型通用阳性,于10时许被送到市疾控中心复核。
14日20时许,市疾控中心反馈小竹的H7N9样本监测为阳性,并上报了相关情况。
20时30分,朝阳区卫生局启用黑庄户隔离点用于隔离。
21时15分,市疾控中心和区疾控中心前往小竹家进行再次流调、采样和消毒,并对其3名密切接触者采血3份,对其母亲和姐姐采集了咽拭子2份。
住在15排的一位村民对记者回忆说,小竹一家人是14日晚上近12点钟被带走的,当时去了一辆救护车,随后工作人员对其家庭进行了消毒、戒严。
全国首例主动筛查病毒携带者
记者从15日下午在北京地坛医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小竹是卫生部门通过顺藤摸瓜主动筛查出来的H7N9禽流感病毒的携带者,这是从相对被动到主动开展监测的成果,在全国尚属首例。
据北京市卫生局通报,此次发现禽流感病毒携带者,是北京市从被动的“症状监测”延伸到对高危人群开展主动“病原学监测”。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筛查是顺着禽类交易的线索找到的,进一步把感染源指向禽类;在筛查过程中,朝阳区范围内的24人中发现一例病毒携带者,下一步将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工作,确定易感人群;此外,在南方H7N9禽流感多出现危重病例,而在北京仅筛查出无临床特征的携带者。在传染病学方面,有病毒但没有症状,实际上是很正常的;从救治角度来说,将小孩安排在医院进行密切的观察,一旦发病,会有及时的、更好的救治条件。
“对于流感病毒,我们还不清楚具体情况,需要进一步观察,会不会出现临床症状还不好确定。”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称小竹并不能被称为是“患儿”,只是一个没有症状的感染者。据其介绍,一个人感染病毒,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他会成为病人,会发病;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自身免疫力比较强或者别的因素,不会发病,感染之后可能就好了,这样的情况被称为隐形感染者。此外就是永远不发病,变成一个携带者,类似情况在乙型肝炎患者身上就可以看到这种现象。
记者观察
一村之隔奶西村垃圾遍地
在奶东村口,记者看到崔各庄乡关于环境联合整治的通告,要求出租房屋应当依法依规登记,取得营业执照的商户应严格落实门前三包,维护环境整洁。
记者走访奶东村的20排住户,主要街道用水泥铺设,干净卫生,统一的房屋基本没有私搭乱建,住户门口的物品归置整齐,并有专门的垃圾集中点。
而在一公里之外的奶西村,记者却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一进村的位置,街道两旁摆满了建筑木料,显得狭窄不堪,每当车辆经过,尘土飞扬。村中不少居民将生活污水直接倾倒在路面上;村里的农贸市场,塑料袋和蔬菜叶子也遍布市场的甬路,无人清理。
“都是人家过来送,我也不知道哪里进来的。”奶西村一位贩卖活鱼的女商贩告诉记者,十几天前就不再售卖活鸡了。但这几天并没有人上门询问其身体状况,也没有进行血样和唾液的提取。而在这家商户的对面,居民随意倾倒的垃圾就位于商铺的后面,不停地有流浪狗和猫等动物从上面经过。
记者在奶西村没有看到张贴的预防禽流感的宣传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