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年前,一名女婴被遗弃在路边,高唐清平镇村民叶金龙发现后将其带回家抚养至今。在外人眼中,她是永远长不大的“瓷娃娃”,但对叶金龙夫妻而言,这个“瓷娃娃”和自己的亲生女儿没什么不同……
路边捡来的 患病女婴
高唐县清平镇周庄村东首一处偏僻院落是“瓷娃娃”叶丽丽生长了31年的家,几间老屋挤在并不宽敞的院落里,与叶丽丽终日为伴的是一张吱呀作响的木床,尽管是被捡来的孩子,但她从未被冷落,反而得到“父母”非同寻常的呵护。
对叶丽丽被遗弃的准确时间,叶金龙已经记不清楚。“那是11月份,那天早晨天很冷。”叶金龙告诉记者,发现女儿的那天早上,自己清早正去邻村拉煤灰,发现路边有一个醒目的红色包袱,他打开包袱发现里面有一个婴儿,由于温度较低,女婴面部发紫,嗷嗷直哭。不由分说,叶金龙扔下手中的活儿,将女婴带到附近茶馆,用包裹中的奶瓶给女婴喂奶,女婴才逐渐恢复正常。
包袱里除了几件衣服和两床小褥子,别无他物,无奈之下,叶金龙将弃婴带回家,一面让妻子照顾孩子,一面想方设法打听弃婴父母的下落。
叶金龙几乎跑遍附近的所有村落,却始终没能打听到消息。夫妻俩将女婴带回家中,取名叶丽丽。有了名字的那一刻起,叶丽丽就成为家中正式的一员,与姐姐和弟弟一样,她有了自己的父母和完整的家庭。
夫妻俩将“瓷娃娃”抚养成人
叶丽丽两三岁时,相比同龄的孩子,她每天只能躺在床上,很难起身,经常整夜整夜地大哭不止,叶金龙便四处寻医,最终得到医生的答复:先天性软骨病,永远也长不大。
“她不比正常孩子,十几岁之前坐的时间长了,胳膊大腿就疼得不行,那时候跑到临清去买药,就是为的能让她活下来。”谈及几十年的养育之路,叶金龙的妻子刘月梅的泪水缓缓滑落,她告诉记者,从孩子抱回来就一直由她照顾,由于叶丽丽行动不便,生活根本无法自理,她片刻不离照顾叶丽丽的生活起居,也正是这种日日夜夜的守护,让叶丽丽与叶金龙夫妻间建立起胜似亲情的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叶丽丽的身体机能略有改善,现在已经能够借助外物坐在床上与旁人进行交流,但日常生活仍依靠刘月梅照料,每到吃饭前,刘月梅便将饭菜端到床边。
尽管叶丽丽早已成年,但为了能让女儿感受到正常孩子的欢乐,多年来刘月梅已经养成一个习惯,隔三差五的带着叶丽丽走出家门,而叶丽丽这种难得的欢乐成了刘月梅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