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给孩子看病的地方,很多人都会想到儿童医院和儿科。看病难的问题,媒体多次报道过。不过大家也许不知道,儿科医生在业内并不是个吃香的工作。儿科的工作,不仅医生避之不及,就连医院也都对它们意兴阑珊,这加剧了儿童看病难的问题。在本次省政协的会议上,就有委员注意到了此种现象,并提案建议改变儿科现状。
事例
凌晨挂急诊,前面排了近60个号
孙女士的儿子不到两岁,19日凌晨,孩子睡着睡着醒了两次,每次都大哭,还躺在床上打滚。孙女士一家见此情形,赶紧抱着孩子到南京市儿童医院挂急诊。
本以为晚上医院应该没什么人,凌晨1点多挂到号,一看,26号。到二楼的急诊室,叫号却是430几号,孙女士觉得好奇怪,就去导医台询问,值班医生告诉她,叫到461号以后会从1号开始接着叫号。孙女士一算,孩子前面排了将近60个号,没办法,只有等。
等了将近一个小时,孙女士去看大屏幕,刚叫到5号。再去导医台咨询,得知当晚一共有3个医生值班,两名内科,一名外科。这样排下去,估计还得一个小时才能排到。急诊室里,坐了不少像他们这样等着看病的孩子和家长。有的家长,上身穿了羽绒服,下身只穿了条秋裤,光着脚穿个拖鞋就抱着孩子赶来了,但是急也没用,要排队。
对此,值班医生表示,平时看病没有这么难,一般夜里来了,不怎么需要等就能看上,最近可能是天气变化,孩子生病的比较多,才导致这么多人排队。
孙女士的儿子此时已经不怎么难受了,孩子很困,想睡觉,但在医院这样抱着他睡又睡不好。眼看着还要等很久,孙女士一家决定先抱孩子回去,天亮了,医生多了再来看。
现状
老医生几乎没有能按时退休的
“我去年就应该退休了,现在还在上班。”南京市儿童医院一位资深专家告诉记者,到了退休年龄,他又被医院挽留了下来,继续每周坐诊。像他这样到了退休年龄还继续工作了儿科医生,在业内很多。“据我了解,在南京儿科医生基本上没有按时退休的。再干个十来年也很正常,有人七八十岁还来医院给孩子们看病。”
“儿科都是医生就业时第二甚至第三选择。实在没有办法了,才会去儿科工作。”这位老专家告诉记者,儿科的工作服务难度大,孩童不像成年人,检查的时候不能约束自己的动作,也不能自主表述病情;而诊断危险大,孩子的病情变化比较快,很可能刚刚还活蹦乱跳,几个小时以后如果还找不出病因就会危及生命;此外,医治的风险也大,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治疗上稍有疏忽就可能引发激烈的医患纠纷。所以医生们都不愿意来儿科工作。
而近些年,儿科专业又从本科教育里被取消,也在客观上加剧了这样的现象。
赚钱少,医院对儿科也意兴阑珊
这位专家还表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作能给自己带来的首先是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可是儿科医生的收入恰恰在医院众多科室里垫底。
“一般来讲,儿科医生要比别的科室少1/3以上,这还是医院层面有所照顾的情况下。”该专家表示,如果除去医院方面的倾斜政策,有的医院儿科收入可能连其他科室的一半都不到。
在去年,多地儿童医院开出的廉价处方被媒体争相报道。而在业内的专家看来,这也恰恰是儿科收入低的原因之一。“小孩子的特殊检查少,用药量低,不仅医生的收入低,对于医院来说,也是一个不挣钱的部门。”他说,这也就是在现有的医疗体制内,医院对儿科同样意兴阑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