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新西兰牛奶中检出一种有毒物质,可能打击新西兰乳制品的出口。新西兰每年乳制品出口额约115亿新西兰元(合97亿美元)。
新西兰乳制品中检出低含量双氰胺,新西兰两家最大的肥料公司Ravensdown Ltd.和Ballance Agri-Nutrients Ltd.随后暂停双氰胺的销售。农民通常会在牧草上喷洒双氰胺,防止肥料的副产品硝酸盐流入河流和湖泊。硝酸盐也可能损害人体健康。
尽管对于食品中可以接受的双氰胺含量没有国际保准,但在高剂量下,双氰胺对人体有毒。
政府官员周四担心此事可能破坏新西兰乳制品行业的形象。乳制品占新西兰出口总额近三分之一。
新西兰第一产业部一般标准副主管巴尔瑙(Carol Barnao)说,新西兰的声誉是建立在我们所生产的食品具有高质量这一基础之上的。该部负责出口和保护新西兰免遭生物风险。目前政府正在对双氰胺的使用进行研究。
新西兰杂货零售商协会(New Zealand Grocery Retailer Association)和连锁超市Countdown的运营商Progressive Enterprises Ltd.没有回复记者的置评请求。记者无法联系到杂货分销商Foodstuffs Auckland Ltd.置评。
2008年,新西兰最大的企业之一恒天然集团(Fonterra Cooperative Group Ltd.)卷入了一桩涉及到中国一家牛奶供应商的丑闻。当时,至少有六名儿童因食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死亡,30万人患病。三聚氰胺是一种工业化学物,可以模拟蛋白质的性质,生产商在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之后再稀释,就不会降低营养价值的检测值。
恒天然集团曾持有陷入三聚氰胺丑闻的中国企业之一三鹿集团(Sanlu Group)的大量股权,但自三鹿倒闭以来,恒天然集团却在中国发展壮大起来。
恒天然集团负责公共事务的董事总经理穆勒(Todd Muller)周四说,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商,这次奶产品中检出化学物有可能成为一个贸易问题。他称暂停双氰胺的使用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