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月大的豆豆不爱吃辅食,豆豆妈在母婴店和网上买了4种补钙产品,其中3种的原料或配料中含乳矿物盐(乳钙)成分。
2009年,卫生部就发公告明确,乳矿物盐作为一种新资源食品,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3岁以内)食品。卫生部卫生监督局有关负责人说,乳矿物盐是牛奶加工的副产物,目前也没有证据表明其有害,只是缺乏食用安全性的长期跟踪研究。考虑到婴幼儿的特殊性,谨慎起见,批准新资源食品时使用范围一般都不包括婴幼儿。
今年,陆续有含乳矿物盐成分的宝宝奶酪、乳钙胶丸等产品被媒体曝光而下架。然而,整个行业缺乏诚信和自觉:有的在大规模曝光前通过促销清货,有的利用“障眼法”逃避监管。
还有一些适用于婴幼儿的产品成分标识用“别称”,以此作为逃避监管的借口。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产品名称让人“雾里看花”,难辨真相。
记者致电乳加力、高培等品牌的客服,均被告知自己产品中添加的乳钙并非“乳矿物盐”。然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保科主任医师盛晓阳认为,乳钙、乳矿物盐、牛奶提取物,事实上是同一种物质,是由乳清取出蛋白质、乳糖等成分后提炼而成。
记者还发现,这些补钙产品中,大部分都只有卫生许可证号,只是作为普通营养食品在卖。亚洲儿科营养联盟主席丁宗一坦言:“保健品和所谓的营养食品作用有限,明令不适用的成分都公然在列,可见其质量监管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