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左手残疾 彩超之过?
2011年年初,张女士怀孕,同年先后在郑州市一家医院做了三次彩超检查,其中四维彩超一次,三维彩超两次。每次检查后,张女士均被告知胎儿发育正常。去年10月11日,张女士在该医院顺利产下一名男婴,但孩子出生后左手手指短缺。
“不是说孩子发育正常吗?”结果让张女士夫妇痛苦不已,他们认为是医院检查有误,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依据《侵权责任法》,张女士和老公孟先生将医院起诉至郑州市中原区法院,请求判令其赔偿医疗费等各项损失5万元。
【举措】 全省法院首次远程视频听证
收到起诉书后,医院提出应首先进行专业的法医学司法鉴定。张女士和丈夫要求对于婴儿的伤残等级、后续治疗费和残疾费用一并进行鉴定。由于省内两家机构均无法完成鉴定。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法院最终委托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来进行司法鉴定。
但鉴定机构远在上海,如果由法院和当事双方前往参加鉴定听证会,或者邀请专家前来,无疑都会产生一定开支。为减少诉讼成本,节省时间,中原区法院决定通过视频举行听证会。
【现场】 视频听证如QQ视频聊天
昨天上午10点半,在主审法官和技术科法官主持下,听证会开始。记者看到,远程视频听证像QQ视频聊天,通过便携式电脑,远在上海的鉴定专家在听完原、被告的陈述后,就案情分别向原、被告双方进行询问。
据介绍,听证会举行前,法院已将3份彩超诊断报告、6张新生儿彩色照片等相关证据邮寄给了鉴定机构。听证结束后,主审法官张瑞花表示,这种视频听证方式不仅弥补了法官某些专业知识的不足,更加快了案件审理进度,为当事人省去了不小的麻烦。
“由于医疗纠纷案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知识,法官往往需要借助专业司法鉴定机构的知识才能查清案件事实,认定关键证据,这对最终作出正确的裁判十分重要。”张瑞花介绍,视频听证是免费的,只要医疗纠纷的当事人提出申请,法院可以为其联系举行远程视频听证。
释疑
没到现场咋鉴定伤残等级?
在听证会现场,医院一方拿出多张彩超照片,称四维彩超照片是为了满足孕妇及其家人的好奇心,而医院作出诊断是根据二维彩超。但张女士的代理人不认可这种说法,表示四维彩超是医院要求必须做的,“否则孩子有了残疾医院不担责”。“7月1日的彩超上,胎儿左手就在胸前,普通人都能看出手指伤残,专业医生看不出来?”
那么,孩子左手手指短缺,到底和彩超检查有没有关系?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的杨主任在视频中表示,听证会之后他们会根据相关技术鉴定得出结论,但张女士一方提出的,要求鉴定孩子的伤残等级以及后续治疗费用,这个是视频听证会无法鉴定的,因为伤残等级鉴定必须要见孩子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