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岁半的牛牛是个活泼壮实的小男孩,但让全家苦恼的是,牛牛从小到大排便都很困难:大便没有规律,有时两天一次,有时三四天才一次,每次“拉臭臭”都哭得呼天戗地,把全家人都折腾得够呛。
记者日前在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采访时了解到,婴幼儿便秘原来是很多家庭的共同烦恼,尤其到了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孩子容易上火,大便干结,排便更是难上加难。那么,为何有些孩子每天排便通畅无阻,有些却比登天还难呢?又有什么方法可以化解这道难题呢?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四大因素影响孩子排便
今年三岁的佳佳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排便习惯。然而上个月,佳佳最依恋的妈妈出差一个星期,孩子因为想念妈妈,情绪有点低落,平时正常的排便规律乱了,“从原来的每天一次变成了两三天才拉一次,再加上刚上幼儿园,孩子喝水比平时少了,大便又硬又干。”佳佳的奶奶悦,结果等到妈妈出差回家那天,佳佳已经三天没有排便,虽然有便意,但一脱裤子准备拉就喊“屁眼痛”,又哭又嚷,闹得满身大汗都没办法把大便排出来。看着孩子痛苦的样子,妈妈只好出动开塞露,好不容易才让孩子排了便。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张媛媛副主任分析悦,像佳佳这种便秘,其实很大程度上与情绪有关。按照中医理论,情绪不好会导致肝气郁结,而肝气郁结则会影响肠胃的运化。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会出现短期便秘的原因。
此外,大环境和体质更是影响排便的两大因素,例如在秋冬季,气候干燥,人体缺水,肠道水分不足,大便容易干结,就比较容易出现便秘。再加上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也就是悦肺和大肠是有密切联系的,如果肺部燥热,也可能会影响肠胃功能,引起便秘。另一方面,从临床来看,不少孩子的体质属于“实热”,容易上火,导致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