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的新生儿有1600万,其中约有60%生活在农村。而由于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谋求生计,3岁农村儿童中有三分之一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大多集中在偏远的贫困地区。”全球健康与儿童发展咨询顾问杨一鸣话语中充满焦虑。
杨一鸣说,我国农村儿童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威胁,如糟糕的卫生、营养、养育水平。在6个月的农村婴儿中,超过三分之一患有贫血;2岁农村儿童中,高达21%的孩子发育不良。在杨一鸣看来,如何确保生命起点公平,是一个严峻挑战。
“很多时候,土豆和黄豆就是他们唯一的蔬菜。”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调查发现,我国农村地区儿童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营养不良现象严重,缺铁性贫血发病率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地区儿童身高比城市儿童身高平均低4~5厘米,体重
轻3.5~4.5公斤。与此同时,农村儿童维生素A缺乏是城市儿童的4.5倍。
营养不良最为严重的后果是:死亡。世界贸易组织报告显示,35%的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跟营养不良相关。而在中国,这一数字为20%左右。
因此,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恶化,特别是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
2011年秋季学期,国务院决定在全国22个省(区、市)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699个县试点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2600万学生。初步测算,中央财政将每年为此补贴160亿元。
2012年10月15日,卫生部又宣布将在10省(区、市)集中连片困难地区的100个县发放免费营养包,近30万半岁至2岁贫困农村儿童受益。
但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田祖荫坦言:"营养改善计划"任重而道远。”